[发明专利]一种固定四肢粉碎性骨折的金属带无效
| 申请号: | 92100757.4 | 申请日: | 1992-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71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8-11 |
| 发明(设计)人: | 吕天亮;付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钢职工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58 | 分类号: | A61B17/58 |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学武 |
| 地址: | 014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四肢 粉碎 性骨折 金属 | ||
一种固定四肢粉碎性骨折的金属带属外科医疗用品及器械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四肢粉碎性骨折的金属带,它包括如下几个结构特征:是由三部分构成,即金属带的头部、体部及尾部,头部有拉紧孔,在体部有垂直形条带孔(又称纵裂窗),在尾部有倒刺状抗滑脱装置和拉紧孔;金属带的安装是通过引导器和拉紧器来完成拉紧的。
在87年5月20日公告了专利申请号为86206488的,专利名称为多功能固定带,它的目的是在锁骨骨折、肩锁关节脱位、胸锁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等复位后固定用,使患者感到舒适,并且该多功能固定带还可反复多次使用,易于掌握,自救互救迅速。
在87年6月17日公开了专利申请号为86108709的,专利名称为固定骨头或碎骨的穿皮螺钉,它的目的是通过螺纹部前端有沿周向均布的排屑槽,攻丝并拧紧碎骨,当该螺纹部的前端贯入骨块时即可在骨上攻制螺纹并直接固定碎骨,二道工序可一次完成,操作方便,固定碎骨可靠。
以上两种专利对碎骨都能起到固定作用,不足之处是都不能在碎骨周围起到包围碎骨,并将粉碎性碎骨紧固包围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了一种能包围碎骨、并紧固固定粉碎性碎骨的固定四肢粉碎性骨折的金属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固定四肢粉碎性骨折的金属带,其特征在于金属带由三部分构成,即头部、体部及尾部,其特征在于金属带的头部有拉紧孔,在体部有垂直形条带孔(又称纵裂窗),在尾部有倒刺状抗滑脱装置和拉紧孔;而且金属带的安装是通过引导器和拉紧器来完成拉紧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固定四肢粉碎性骨折的金属带其特征在于金属带围绕在骨折部位周围,是利用一引导器将金属带从碎骨与肌肉之间引导出来的,该引导器的结构为一带有倒刺状抗滑脱装置的L形长柄拉钩;还在于金属带被拉紧是利用二个拉紧器拉紧的,该拉紧器的结构是:拉紧器的一端分别有1-2个拉钩,另一端为拉环手把,中间为拉钩体。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金属带轴侧投影图,件号A、B、C分别代表头部、体部及尾部,件号1、4为拉紧孔、件号2为条带孔,件号3为倒刺状抗滑脱装置。
图2为引导器轴侧投影图,件号5为手柄,件号6为L形弯钩,件号7为倒刺状抗滑脱钩。
图3为1-2个拉钩的拉紧器轴侧投影图,件号8为拉钩,件号9为拉钩体,件号10为拉环手把。
图4为金属带手术前示范图,件号A、B、C分别代表金属带的头部、体部和尾部。
图5为金属带手术中示意图,华号A、B、C分别代表金属带的头部、体部和尾部,件号8为拉钩,件号10为拉环手把,件号11为粉碎性碎骨部位,件号12为骨骼。
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中A、B、C所代表的金属带的头部、体部和尾部为一体,件号1、4拉紧孔是专侍拉紧用,件号1还起到引导器将金属带从碎骨与肌肉之间引导出来的引导孔作用;件号2是条带孔(又称纵裂窗),有6-7个垂直孔,在固定骨碎片时,通过该孔加强对骨片的血液供给,加速骨痂形成,对骨碎片起束缚加压作用;件号3为倒刺状抗滑脱装置,穿过体部B中的条带孔2拉紧反折,避免滑脱。金属带的体部及头部较宽,尾部较窄,体部B的条带孔2的宽度应足以被尾部C穿过。金属带为0.2毫米的钛合金钢薄板,或采用较强硬度和韧性的材料冲压制作。根据四肢骨的粗度、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制成不同型号,可分成大、中、小、特四种,一般长70-120毫米,宽20-25毫米,通过模具冲压制成后,刨光、去污、灭菌备用。效能检验如下:
钢质成份:钛镍合金
整 拉:450牛顿
环 拉:300牛顿
反复弯曲次数:大头60次,小头50次。
扭转次数:3次(1080度)
抗酸碱度PH值中性,在人体长期保存,无腐蚀现象。
图2中L形弯钩6是根据骨骼粗度随时弯制的形状,而倒刺状抗滑脱钩7是每个引导器上必须的结构形状,是与金属带的拉紧孔4配套使用的,金属带只所以能存在于肌肉与骨骼间,全靠引导器的倒刺状抗滑脱钩7钩住图1中金属带的拉紧孔4配合使用的结果。使用时握紧手柄5,通过L形弯钩6靠近骨骼,件号7倒刺抗滑脱钩将图1中金属带尾部C的件号4扣住,将金属带从肌肉与骨骼间的损伤部位拉出到适当位置,即完成了引导器的作用,起到不损伤太多肌肉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钢职工医院,未经包钢职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07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脑血栓片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橡胶质废料回收制备燃油及瓦斯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