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夹层注水式自润花钵无效
| 申请号: | 91233512.2 | 申请日: | 199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286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熊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耘涛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43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层 注水 润花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园艺技术的花卉及其他植物栽培器的全夹层注水式自润花体,适用于室内养花及珍贵花卉、苗木的早期培育,主要是对结构和工艺作了重大改进,它包括以下几个结构特征:钵体由内钵、外钵和钵底三部分构成;内钵与外钵均是以气压成型法制成的钵型薄壳体,内钵与外钵壁部构成贮水夹腔,顶部以加水口和减压孔与外部通;内钵的下壁部设多支毛细管通水夹腔,内钵除与外钵一道构成贮水夹腔外,还与硬泡沫钵底一道构成盛土容器。
中国专利局1989年1月4日在CN2030008U中公开了一种自吸式艺术花盆,其目的是设计出一各能够自动浇水,与盆景艺术有机地结合又能种植花卉的花盆。其构成是在普通花盆内加一隔板将盆分作2格,即主盆种花和副盆贮水,隔板上部开一过水孔,用穿过棉线的塑料管使主副盆相通,以达到自润花下土壤之目的。其想法有一定道理,但实践中发现:一个过水孔难以使水份均匀扩散到花卉根部土壤中,棉线在几个月内即会被微生物分解腐烂,水夹层与存土器争空间,使存土容量减少,不利于花卉生长。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重量轻、用料省、造价低、有弹性、打不破、便于运输携带、结构新颖别致、富于启发性和趣味性,贮水量大又不影响存土量,工艺简便,易于制造的全夹层注水式自润花钵。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由外钵①、内钵②、钵底③、钵口④、毛细管总底⑤构成。图中:⑥为毛细纤维束,⑦为注水口,⑧为水夹腔,⑨为疏水孔,⑩为减压孔(设在与⑦对应的钵口上,直径很小的气孔,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下面以图1所示园形花钵为实施例:外钵①、内钵②均用厚1毫米的pp(聚丙烯)硬片,冲切成外径与钵口相等的园片,加热软化后,分别在形腔尺寸与外钵、内钵一致的气压成型模上拉出2个钵型薄壳待用(外钵模型上须刻出若干条纵横格半园槽以形成加强筋);钵底③可用EPS(可发性聚苯乙烯)模塑成标准构件,中部有一直径3公分左右的疏水孔⑨,边部有4个对称分布的可容四指伸入的口(作用是透气、疏水、及人手伸入端动花钵);钵口④可用厚3毫米的钙塑硬片冲切成内外径分别与花钵口部相等的园圈,其上面钻一个较大孔⑦和1个较小孔⑩(用于注水和减压);
装配顺序如下:先在钵底③上面涂胶,将外钵①的底部粘于其上;再在①的底上涂胶,将内钵②的底部粘上去;以重物压住内钵底部使其粘牢。将钵口④两面涂胶置于①、②的凸缘部之间,以重物加压使其粘牢。待各部份粘牢固化后,以热烫针在内钵②下部壁面上打三个斜孔,将3支已穿入毛细纤维束⑥(可用碳化棉麻纤维或超细玻璃棉纤维)的半硬小塑管⑤(可用口服液吸管),底部涂胶后穿入斜孔,往复抽动几下使胶液在接口部集中,并在外部接口上再滴一些胶液使其封牢。最后将对应于孔⑦、⑨、⑩的膜面挖去,使三孔皆通即可。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重量轻、耗料省、结构空间利用充分、合理、造型美观、独具一格、富于启发性和趣味性、打不破、便于运输和携带、透气性好,贮水量大又不影响存土量,若在水夹层中注入培养液,可使花卉获得最佳生长条件,花卉成活长大后,只要把水放掉,钵体即变软、变松、可方便地脱出来,连土一起移栽到更大的刚性容器中,成活率和优质品率可达100%,特别适用于室内养花、展厅装饰、为长途贩运者提供了方便条件,为经常出差没有条件按时浇花的客户解除了后顾之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耘涛,未经熊耘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335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PTC发热体
- 下一篇:眼穴按摩健眼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