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环加塑性垫密封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1232602.6 | 申请日: | 1991-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05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松;朱国辉;黄载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 | 
| 代理公司: | 浙江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怀禹 | 
| 地址: | 31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环加 塑性 密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相对固定的密封面之间有固体填料的密封装置。
联接压力容器法兰之间的密封结构型式和密封材料的选取,直接关系到密封的效果,螺栓力和法兰弯矩的大小。在现有技术领域中,联接压力容器法兰之间的密封金属环,常用的有八角形或椭圆形或梯形,它们的密封面需经磨削加工,制造要求很高,一般要求表面粗糙度为Ra=为0.63~2.5μm,密封面实际上是钢环与法兰直接接触,予紧时螺栓力必须均匀,否则会影响到密封的效果,一般只适用于中压范围,而且制造、安装和更换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它提供一种钢环加塑性垫配合的密封结构形式,既具有自紧密封能力又能克服上述存在之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分别与上筒体、下筒体联接的两个法兰,安装在两法兰之间的钢环外圈面上覆有塑性垫密封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在两法兰之间的钢环外圈面上覆有塑性垫密封层,予紧时对螺栓力要求低,具有自紧密封能力,能适用于任何密封压力,且密封面不需要磨削加工,因此制造成本低,在装拆或运输过程中要求低,所以在压力容器中作为密封装置,具有重大的推广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如附图所示,在分别与上筒体1、下筒体1′联接的两法兰2、2′之间的密封钢环3的外圈面上覆有塑性垫密封层4,厚度层根据介质情况可以是整包式也可以是剖分式,厚度为0.5~2mm;根据密封要求不同,塑性垫可用非金属材料如橡胶,塑料等,或用金属材料如铝、紫铜、不锈钢等。钢环3的作用是承受予紧螺栓力和自紧密封力,塑性密封层4起密封作用。钢环的截面可采用多边形如八角形、梯形或椭圆形,其密封面不需要磨削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326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