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陶瓷电子元件的U形引线的成型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1232540.2 | 申请日: | 1991-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99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官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久尹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道棠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陶瓷 电子元件 引线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电子元件U形引线之成型装置,特别是涉及在高速运动时更为稳定并可增进工作效率的装置。
常规的陶瓷电子元件主要是由陶瓷电子元件本体与成型成U形之涂锡铜线材引线彼此焊接而成,而引线成型的常规制法则是预先在模具上制出U形槽沟,藉由模具移动将线材沿著U形槽沟滑动而成型成U形。然而这种结构的装置在高速运动时,由于槽沟十分细小,致使线材在稍许对不准时即会产生折断或歪曲;且线材在槽沟中磨擦亦会使表面之锡层掉落而阻塞槽沟,造成成型的引线在送出时常发生掉线、卡线的现象,造成相当大的困扰,是以以此种结构的装置制造引线时通常均将模具之运动速度降低以求得到较稳定之制造过程,然如此一来则又使整体生产速度降低,影响了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陶瓷电子元件U形引线的成型装置,藉由活动模块与压板组合后再配合固定模块形成之冲挤式模具组合对线材挤压成型而能避免发生折断或歪曲,且在提高模具之运动速度后亦能保持相同的优异效果。并在压板与活动模块之间设有呈形之弹簧片,藉由该弹簧片形成之下空间令线材掉落之锡末由此处通过而排除,保持活动模块与固定模块之间清洁而避免发生卡线、掉线的现象,且藉由此弹簧片将线材稳固夹持住使之不能滑动,在冲挤时不易折损,所获得之成品长度亦较一致。
本创作之其他目的及功能通过结合下列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在附图中,
图1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的组合透视图;
图2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组成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在对线材进行冲挤开始前的情况;
图4示出线材经初步冲挤后的情况;
图5示出线材冲挤成U形引线的情况;
图6示出线材冲挤成U形引线后、活动模块后退而U形引线粘附在胶带上的情况。
首先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结构包括有一对活动模块1、一对弹簧片3、一对压板2及一个固定模块4。两块活动模块1彼此保持一个相应于成形引线外宽尺寸的距离平行地固定于一个摆臂6上,该摆臂藉由凸轮传动作摆动而使两块活动模块1作往复运动,两块弹簧片3及两块压板2则分别依次放置于活动模块11上并紧固住。该两弹簧片3呈形而在其斜边下方形成一个下空间31。压板2的一个端边形成有一个由上向下、由外向内倾斜之斜边21供靠置线材5之用。固定模块4之下端形成有阶梯状之抵靠面41供抵靠线材5之用,其宽度相应于成形引线的内宽尺寸,该固定模块4固定于机台上。当两块活动模块1作往复运动时,固定模块4与活动模块1间形成相对运动,藉由其抵靠面41对自动输送而至之线材5进行冲压成型。
随着参阅图3至图6,图中示意地示出本实用新型U形引线的一系列动作。图3示出线材5在装置上在成形前的情况。图4示出活动模块1持续向固定模块4移动将线材5冲弯,线材5在被冲弯之瞬间贴靠住弹簧片3的端头而具定位作用,使冲弯成形的引线长度相同,降低不良品。图5示出经活动模块1与固定模块4冲弯成形的线材成品的情况,U形引线粘附在胶带7上进行收集。图6示出新的线材5在活动模块1后退后立即预备补充输送至压板2处,如此周而复始地动作,并可高速地生产而不虞有线材折断之问题,且藉弹簧片3之下空间31可将线材5因摩擦所产生之锡末排出而不会产生阻碍,故亦不会有卡线、掉线之情况发生,冲弯时将更为顺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以模具冲击成型U形引线而改良了常规的槽沟式成型的装置,不仅成效显著,生产力大为提高,且该模具在制造时亦更为简易而降低成本,因而具有实用性,且未见有相同的结构公开在先,因此本实用新型确实具备专利性。
应当理解到,所描述的示例仅为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与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与改造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久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久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325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