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气筒多用夹嘴无效
申请号: | 91232442.2 | 申请日: | 199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28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魏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尚伟 |
主分类号: | F04B33/00 | 分类号: | F04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81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气筒 多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于打气筒输气胶管上的夹嘴,以实现人力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及摩托车等小型机动车轮胎充气。
摩托车轮胎一般采用Z5-18型气门嘴,适于使用气泵充气,但是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到充气服务点去充气不是很方便。对于这一类体积不太大、气压要求不太高的轮胎,若用人力打气筒也能充气,将会给用户带来方便。为了这一目的,人们进行了广泛的探索,1990年1月17日中国专利局公告的“人力轮胎充气装置”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就是其中的一例,(申请人:迟四树,公告号:CN2051177U)该装置由气针、气门芯、气针固定箍和盖母组成一种过渡连接件,使用时其气针可以将轮胎气门嘴中单向阀顶开,而该装置中的气针、气门芯担当单向阀的作用,将打气筒输气管来的压缩空气灌入轮胎并阻出回流。这种装置虽然解决了人力充气的问题,但仍有两个缺点:
1. 由于该装置性能不如原气门嘴,用完需卸下另外携带;
2. 打气筒本身就有单向阀来阻止压缩空气回流,而该装置未能利用这一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于打气筒输气胶管上的夹嘴,该夹嘴直接夹在轮胎气门嘴上,从而解决普通打气筒既能给自行车轮胎充气又能给摩托车及其它小型机动车轮胎充气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夹嘴由普通人力打气筒夹子和镶在夹子里的凹嘴构成。凹嘴是一个阶梯形管状件,其与轮胎气门嘴接触的一端内镶有顶针,另一端开有连接打气筒输气胶管的沟槽,在凹嘴与轮胎气门嘴接触的内端部有一密封垫。镶在凹嘴里的顶针截面形状可以是任何几何形状。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1.打气筒输气胶管,2.普通人力打气筒夹子,3.凹嘴,4.顶针,5.密封垫,6.摩托车轮胎气门芯,7.气门身固定螺母,8.气门身。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将轮胎气门身上的防尘帽旋下,把气门身固定螺母7调至适当位置(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固定螺母不用调),捏开普通人力打气筒夹子2,使凹嘴3夹子紧在气门身上的固定螺母7,顶针4顶开摩托车轮胎气门芯6(自行车轮胎充气时,顶针4固定于气门身内,起定位作用),这时,打气筒输气胶管1、凹嘴3细管部分、顶针4与凹嘴3及密封垫5之间的空隙同气门身8进气端形成了一个密封的空隙,压下打气筒的手柄,压缩空气灌入轮胎。当抬起打气筒手柄时,轮胎内压缩空气被打气筒的单向阀阻止回流。如此往复,即可以给轮胎充足气。充气完毕后,取下打气筒夹嘴,将气门身固定螺母7旋回原位,并旋上防尘帽。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在这个实施例中,顶针4做成槽形,并采用过盈配合用压入法固定于凹嘴3内,可以使加工工艺简化。以普通人力打气夹子2、凹嘴3、顶针4、密封垫5组成的样品,装在打气筒的输气胶管1上已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试用,无偏心、漏气等不良现象,为轮胎补充气时,一般用打气筒打5-10下即可。
本实用新型装在普通人力打气筒输气胶管上,可以给自行车轮胎和摩托车及其它小型机动车轮胎充气,在不影响普通打气筒夹子的外观与性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可以直接给摩托车及小型机动车轮胎进行人力充气的功能,使用户感到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尚伟,未经魏尚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32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