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生飞机无效
| 申请号: | 91232302.7 | 申请日: | 1991-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12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建光 |
| 主分类号: | B64C33/00 | 分类号: | B64C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4094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飞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技术,特别是仿生飞机,适用于军事、航空、游乐等。
现有飞机的机翼是固定不能活动的,因而不能象飞行生物那样飞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飞机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机翼可活动,象飞行生物那样飞行的仿生飞机。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方法是这样实现的:结构由机体、机翼、机轮组成。其中,机体外围为机壳,固定在机架上,可采用现有轻型飞机的相应技术;机体上的动力系统与传动系统相配合,安装在机架上,可采用现有轻型飞机和汽车的相应技术;传动系统中连接有转臂驱动机构,与机翼相配合,并使侧翼作上下摆动。机翼的尾翼固定在机架尾端。机轮安装在机体腹部,可采用现有飞机的相应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有三组侧翼,组成多翼仿生飞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机翼可活动,能象鸟等飞行生物的飞翔那样飞行。特别适用于军事侦察、双人 航空、游乐等。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形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机架、机壳、尾翼配合的剖面示意图(B向,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为侧翼上的B-B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C-C剖面局部示意图(C向,侧视图)。
图6为机翼轴及其控制机构的示意图(C向,D-D剖面)
图7为机翼轴控制机构的E-E剖面示意图(B向)。
图8为侧翼的E向示意图及其局部示意图。
图9为侧翼的第二实施例局部部分示意图(E向)。
图10为仿生羽的E向示意图。
图11为仿生羽的F-F剖面示意图。
图12、仿生羽的G-G剖面示意图。
图13为侧翼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E向)。
图14为传动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B向)。
图15为主传动器的剖面示意图(B向)。
图16为万向联接头示意图(C向)。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腑视图(B向)。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细节和工作情况。
本实用新型结构由机体1、机翼、机轮3组成。其中:
机体1由机壳16、机架17、驾驶室6、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控向系统组成,即机壳16固定在机架17的外围,驾驶室固定在机架17的前部。可采用现有飞机的相应技术,机壳16表面可固定着羽毛,起装饰作用,动力系统有发动机18,传动系统有离合器19、变速器20、主传动轴21、主传动器22、互相配合,均安装在机架17上,可采用现有汽车的相应技术。动力系统的动力必须保证飞机直升起飞时的动力。但主传动器22与一组转臂驱动机构相配合。
转臂驱动机构是一根转臂轴23的两端分别垂直地同向地连接一根转臂4的一端,转臂4的另一端又垂直地连接一根柄轴5,柄轴5连接万向联接头34,由销锁和垫片36锁着外端,万向联接头34通过销轴101与联杆7的下叉头100连接,组成活动节102。联杆7的上叉头72由销轴71与侧翼9上的大支承15连接,组成活动节8。
转臂轴23安装在机架17的支承座24的下轴孔35中,由圆锥滚子轴承99配合,转臂轴23中段固定一个圆锥齿轮95,与主传动轴21上的圆锥齿轮95相啮合。主传动器外壳96包在外围,主传动器外壳96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一个凸缘环98,由螺栓97紧固在机架17上。
机翼分别为两副侧翼9和一副尾翼14。
侧翼9左右对称,每副侧翼9有刚性板块状的主翼12和柔性片状的副翼11。主翼12上有翼架43、其基部10有一叉头73与翼轴27的两端接头75连接,由销轴74配合在其轴孔76中,组成活动节13,使侧翼可上下地摆动。翼轴27由圆锥滚子轴承56配合,安装在机架17的支承座24的上轴孔44中;其中段断离,但由控制杆31的轴套28套着,螺栓29紧固而连接。
每副侧翼9为旗形,其基部10连接翼架43,翼架43有夹板部46,通过螺栓螺母47固定着翼片45,翼片45为弹性片如弹簧片、塑料片,由柔性材料制成,有多层或是单层,组成副翼11,其边片54夹着中间片55、翼片45靠着翼架43的部分至远离翼架43的部分厚度呈逐渐减小的状态,其远 基部39,弯曲部40,近基部41组成的角α为100~180度;而近基部41与翼轴27所组成的角β为100~18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建光,未经冯建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323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时控的冰箱杀菌保鲜装置
- 下一篇:无级调速电动葫芦运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