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电控汽油流量传感器无效
| 申请号: | 91231215.7 | 申请日: | 1991-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78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汪由培;肖泽云;杨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公共交通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F1/34 | 分类号: | G01F1/34 |
| 代理公司: | 四川辅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潘育敏 |
| 地址: | 61006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 汽油 流量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仪器,具体是一种汽车用的油耗计的流量传感器。
目前,车用流量传感器大体有两种。一种为容积式,另一种为往复式,不论哪一种,都还有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前者由于对燃油中所含正常杂质太敏感,当串联在燃油供给系统中时,加大了油流的阻力,而出现供油不畅和计量误差太大的情况。后者是液力转换装置,一般需油压在0.15MPa以上才能正常工作,所以只能用于柴油机低压(0.15~0.3MPa)燃油中计量,而不适用于汽油机(一般<0.04MPa)。而且,由于汽车运行工况所致,耗油量变化较大,当上下游计室间存在运动间隙时,会产生泄漏和被杂质卡住。而往复式流量传感器的计量活塞和同轴转换阀门自身阻力大,有一定泄漏,造成计量失误,因此不能装上汽油车上计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量准确可靠,不产生泄漏,适合汽油车用的汽油流量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流量传感器采用电控往复式,与电子控制装置和计数器配套后作汽油车的油耗计,流量传感器由计量室,电磁阀、导向杆构成。在计量室中部安装一橡胶膜片或者波纹筒,将计量室完全分隔成A、B两腔。A、B两腔分别与电磁阀相连。电磁阀采用分段式两位四通电磁阀。两个平行的分段阀门分别连通计量室的A腔和B腔。传力杆设计成“U”型。“U”型传力杆一头连在电磁铁外侧的衔铁板上,另一头作用于两个分段阀门并与回位弹簧相连,导向杆横向装在计量室的中部,在导向杆的一头装有自动补偿装置,在导向杆两端分别装有调整螺钉。计量补偿装置是一个补偿弹簧和一个补偿膜片所构成。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电控汽油流量传感器示意图。
图2是本电控汽流量传感器的分段式两位四通电磁阀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与本车用电控汽油流量传感器配套使用的控制电路示意图。
参照图1,计量室⑤的中部安装橡胶膜片或波纹①筒将计量室分隔成A腔和B腔。A、B两腔分别与电磁阀⑦相连接,导向杆②横向装在计量室⑤的中部,在导向杆的一头装上计量补偿装置即补偿膜片③和补偿弹簧④。在导向杆的两端分别装有调整螺钉⑥。0为出油孔,P为进油孔。
参照图2,分段式两位回通电磁阀有两个平行放置的分段阀门⑧,两分段阀门分别与计量室的A腔和B腔相连。“U”型传力杆⑨的一头连在衔铁板⑩上,衔铁板⑩紧附在电磁铁11上。“U”型传力杆⑨的另一头通过连杆作用于两个分段阀门上并与回位弹簧12相连接。
参照图3,计数器和电磁铁串接在抗干扰性强的电路中,使传感器受控制并由计数器计量显时。
在本实施例中,橡胶膜片①的两端固定在计量室⑤上,消除了计量室间运动间隙,不会产生泄漏和杂质堵塞现象。而橡胶膜片本身弹性系统很小,不与其他元件发生摩擦,很微小的压差即可推动,膜片运动,不会因发动机运行工况产生误差。
针对供给发动机燃油流量不一致时,传感器出油压力不一而影响计量准确性的问题,设置了由补偿膜片③和补偿弹簧④组成的计量自动补偿装置。当发动机的燃油在大流时,传感器出油压力降低,膜片两边两边压力差增大,膜片的鼓胀变大。设置计量补偿装置后能自动调节燃油的计量行程,与小流量时一致,保证了计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导向杆②两端的计量调整螺钉⑥将导向杆传来的信号送到电子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阀⑦的工作状态,实现往复计量。设置调整螺钉后可调整每一行程出油量为定值,并可将每次排出的燃油调整到十进制计数器,显示计量。
两位四通电磁阀⑦的“U”型传力杆设计十分合理,它不仅使电磁阀轴向尺寸缩小结构紧凑,更重要是它转换阻力极小,密封可靠。它通过分段阀门⑧使电磁铁在电子控制系统下进行“开”、“关”动作,使燃油从进油口P往复通过计量室的A腔和B腔从出油口O出油。
在本实施例中,计量室B腔所在位置为传感器主体部分,四通电磁阀装在主体B腔上。调整螺钉有信号线接至电子控制装置。当电磁阀处于图2工作状态时,导向杆及膜片在油流推动下向右行,当达到一定行程后,导向杆②通过调整螺钉⑥给出信号,使电磁阀⑦工作状态转换。导向杆②和膜片①将在进入计量室b腔的油流程推动下向左行。这样只要计量测量元件的往复次数就能测量汽车的耗油量,计数器上则显示耗油量数值。
本实施例中,还采用了一段透明管道与传感器串联,可及时发现汽车油管道中的漏汽现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消除了计量室间运动间隙,保证无泄漏,压差损失极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公共交通公司,未经成都市公共交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312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