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床超重力场传递与反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29204.0 | 申请日: | 1991-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80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15 |
发明(设计)人: | 郑冲;冯元鼎;杨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10/00 | 分类号: | B01J10/00;B01J19/28;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工学院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清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超重 力场 传递 反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床超重力场传递与反应装置,特别是用于气、液相逆流接触的旋转床传递与反应装置。
由本申请人提出的91109255. 2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旋转床强化传递与反应装置。
图1是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装置在转子(1)的中心设置一与转子同轴线的旋转件(2),用于脱除气体中夹带的液体,旋转件与固定在机壳(7)上的排气管(5)之间有动密封(6)连接,液体分布器(4)从排气管外伸入环形填料(3)与中心旋转件之间的环形空间内。环形填料与机壳(7)形成动密封连接。该发明利用旋转件的离心力场解决了排气管中带液问题。但是由于排气管与旋转件的连接,增加了床层中的动密封结构,特别是给装拆带来不便,并使旋转件的位置受到限制不利于床层空间的合理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改进动静件的组合连接结构,从而提供了拆装方便、床层部件布局灵活、设计合理的旋转床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与转子同轴线的旋转件与液体分布器连接,均置于环形填料层与排气管动密封连接后形成的空间内。
液体分布器可以为静止的,也可以与转子固定连接,同速转动。旋转件与液体分布器的连接为密封连接或固定连接。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公开:
图2是直接固定在转子上的旋转件与上置分液盘式液体分布器密封连接时结构图。
图3是位于环形填料上方的旋转件与液体分布器的中心进液管密封连接时的结构图。
图4是置于环形填料中间空间的旋转件与下置分液器式液体分布器的中心进液管密封连接时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将转子(1)上的环形填料层(3)的密封盖板与固定在机壳(7)上的排气管(5)用动密封(10)连接,形成旋转床中间空间。与转子同轴线的旋转件(2)直接固定在转子上。液体分布器由一上置分液盘(8)及均布在分液盘上的若干布液管(4)组成。旋转件上端面与液体分布器分液盘接触的环面上有密封(9)连接,两部件均置于旋转床中间空间内。
液体分布器可以是静止的,如与排气管固定连接。也可以是转动的,如与转子或转子上的转动件固定连接。对图2所示的液体分布器若实现转动,可通过分液盘与环形填料上盖板连接。
当液体分布器静止时,它与旋转件之间的密封连接采用动,密封连接(如迷宫密封),当液体分布器转动时,它与旋转件之间的密封采用静密封连接(如密封垫圈等),以防气体短路。
实施例1所述的结构大大方便了部件的拆装。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与转子同轴线的除液用旋转件为一环形部件(12),置于环形填料以上的旋转床中间空间内。液体分布器是静止的或是下端与转子固定连接的中心进液管(11)。旋转件上端面通过一密封盖板(13)与环形填料上盖板(14)固定连接,下端面通过底板(15)上的中心孔与液体分布器的中心进液管密封连接或固定连接。
上述的连接可以是动密封连接(如:填料密封,机械密封),或静密封连接(如填料,密封圈等),或固定连接(如螺栓连接、焊接)。
本实施例不但使部件拆装方便,而且使环形填料层所围的中间空间具备再利用的条件,布局合理。
实施例3:如图4所示:实施例2所述的单根中心进液管式液体分布器还可以采用具有中心进液管(11)的下置分液器式结构。下置分液器(16)(分液盘或分液管)靠近转子布置,分液器上均布若干进液管(4)。旋转件(12)置于分液器上的进液管内侧,即置于环形填料中间空间的任一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动静件的优化组合连接结构,使旋转床装折方便,动、静件布局更加合理,为床层空间的利用提供了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学院,未经北京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92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