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构改良的马达外壳无效
申请号: | 91228061.1 | 申请日: | 199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41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08 |
发明(设计)人: | 蔡晓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晓洋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培硕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改良 马达 外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马达外壳,主要是指一种由一体成型制成,具省工、质轻、降低制造成本等实用目的的马达外壳。
按以一般常见的马达壳的结构设计,为求强度及重量的减轻,大都以铝合金为材料,藉由模制成型的操作,使整个壳体的制造达到快速的目的,而以一般铝制马达壳体的制造,其大致如图2、3的所示,首先将铝锭及相混合充填的其他材料,置入一溶槽中予以加热熔炼6,使加热混合成流体状的合金流体,再经铸造模制61,使制造成一壳体的粗胚62样形,将模制完成的粗胚62经加工整型63修边、车圆轴等过程,使形成一壳体的外观形状,再将前、后壳体4、5中央伸出轴环52的环面,配合车制螺纹面53,而于组装靠扇网一侧的后壳体5的四端角,预设供组装用的螺纹孔51,得以制成前、后壳体4、5的成品64,以便使前、后壳体4、5分别盖合线座3两端后,可以螺栓44贯穿锁合;而于后壳体5的下方则预设一轴孔座54,轴孔座54的孔,主要供以一支轴杆55得以穿锁入后固定,供用以插组到电扇的柱杆上,组装成一完整的电扇结构。
然而,上述现有的电扇马达壳体的制作与构造,首先就材料选用方面而言,使用铝合金混合材料,因为铝材的取得困难及成本的增高,使整个材料成本大增,又加上以现有的铝铸成型方式,由灌模、脱模到粗胚完成,需经多次加工修边、攻牙、锁装组合等加工手续,所需的工时及加工成本相当的高昂,实不容忽视,尤其以铝铸成型后因为毛边极多,全凭人工磨除,加工攻设内螺纹等工作,亦 耗费很多的人力,且因为一般铝材的溶点高达600℃,模具选用上须较精密,故就制造成本而言,现有马达外壳体的结构成型、制造,相当的高昂,另因为所须再加工的过程繁多,故就生产速度上亦无法有效提高,也使制造成本无法降低;此外,现有铝材制成的壳体,尺寸上常会产生变化,所须的对合精密度要求较高,否则对接锁装时,将较难完全锁合定位,徒增制造组装上的困扰,实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
有鉴于现有马达壳体制造上诸多缺点,经悉心试验与研究改良后,终开发出一种结构改良的马达外壳,该外壳藉由塑性材料一体制造成型,使前后壳体得以直接制成成品使用,而不须另外的多道加工程序,有效改善现有壳体制造和安装的诸多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藉使用由塑性材料,使壳体得以一次成型,达到包含内螺纹面及支轴杆的一体组合,使成型的制造速度大幅加速的目的,而且由于整个加工过程减少,使制造成本大幅降低,达到节省制造成本的经济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由于是用塑性材料成型,使重量得以比现有的铝合金材料的壳体的重量更轻,并使锁合组装更贴合,组装更轻巧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结构改良的马达外壳,包含有电扇组装用马达组中的线圈座,及锁装包覆于线圈座两侧的前、后壳体,和供锁合组装用的螺栓及后壳下方与电扇支柱相插合的支轴杆;前壳体设有组装用穿孔及中央伸出锁装的轴环面上的螺纹面,均与前壳体以一体制作成型为一整体,其特征在于:后壳体上用以组装时锁接的螺纹孔、轴环上的螺纹面和插组用的支轴杆附件与后壳体同时一体成型为一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设计,以模制注射成型,配合塑性材料的选用,使整个马达前后壳体的成型制作,得以一次成型,而省去多道的加工手续,如前壳体伸出的轴环面及各端角穿孔等均可直接一次成型,且后壳体伸出的轴环环面上的螺纹及各端角锁合用螺纹孔,和轴孔座插合的支轴杆等均可同时成型,达到省工质轻的制造上的改良的优点。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实用目的,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马达外壳的外观部份分解图;
图2为现有马达壳体简易成型流程示意图;
图3为现有马达壳体的结构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晓洋,未经蔡晓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80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75欧姆-300欧姆匹配器套管
- 下一篇:脊柱外科手术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