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带通滤波器电子分频器无效
申请号: | 91228049.2 | 申请日: | 199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64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08 |
发明(设计)人: | 耿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纯 |
主分类号: | H03H11/04 | 分类号: | H03H11/04;H03H1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5 北京市科艺影业服务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通滤波器 电子 分频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为音频分频段扩声用的由全带通滤波器组成的电子三分频器。
由于以往的电子三分频器 图2 每个频段所使用的滤波方式不同,滤波器的组成、级数也不相同;在音频频率范围内的相位失真较大,高音超前,低音滞后,重播音场的整体感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位特性好的电子分频器,以提高音频重播过程中的真实感和整体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全带通滤波器电子分频器中,使每个分频频段的滤波器组成方式相同,滤波器级数相同,元器件数量相等;音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延时量、相移量相等;在分频器各频段的输出端合成一个没有相位失真、整体感良好的音场。
在全带通滤波器电子分频器中设置了音频输入、分配电路,高音带通滤波电路,中音带通滤波电路,低音带通滤波电路,分频器电源。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分频器的电路图。
图2是常用电子分频器的参考电路图。
图3是分频器电源电路图。
在图1中,音频输入、分配电路由W1、IC1、R1、R1′、R1″组成。电位器W1一端接地,另一端接音频输入信号;经过W1滑动端进行输入幅度调整后的音频信号送入IC1+输入端。IC1输出端与一输入端相连,构成电压跟随器,对输入、输出信号进行缓冲隔离和阻抗匹配;经缓冲、匹配后的音频信号由IC1输出端输出;R1、R1′、R1″的一端与IC1输出端连在一起,另一端分别与高音、中音、低音带通滤波器相连接;其作用是进一步提高各分频通道的相互隔离性,把音频信号分配给各个相应的音频滤波器通道。(本实用新型图1、图2所涉及的IC1-IC8、IC2′、IC3′、IC2″、IC3″均连接成电压跟随器,型号为NE5534)。 高音带通滤波器2由IC2、IC3及其外围元件组成。IC2、C1、C2、R2、R3连接成二阶标准有源高通滤波器。音频信号经R1、C1、C2进入IC2的正输入端,IC2接成电压跟随器。R2一端接在C1、C2连接点上,另一端接在IC2的负输入端上,C1、R2构成第一节高通滤波器;R3的一端接在C2、IC2正输入端的连接点上,另一端接地,C2、R3构成第二节高通滤波器。标准高通有源滤波器分频点计算公式为:
IC3、R4、R5、C3、C4连接成二阶标准有源低通滤波器。由IC2输出的高音频信号经R4、R5进入IC3的正输入端,IC3接成电压跟随器。C3一端接R4、R5的连接点,另一端接IC3负输入端。R4、C3构成第一节低通滤波器;C4的一端接R5、IC3正输入端的连接点,另一端接地,R5、C4构成第二节低通滤波器。标准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分频点计算公式为:
由IC2高通滤波器输出的高音频信号进入IC3低通滤波器对高频信号的高端进行滤波衰减限制,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高音带通滤波器。输出信号由IC3的输出端进入W2,对信号幅度进行调节后由W2中点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纯,未经耿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80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