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摇动式家用电风扇无效
| 申请号: | 91227842.0 | 申请日: | 1991-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24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宝全 |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6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摇动 家用 电风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风扇,它能模拟人用手摇扇子。
目前公知的电风扇都是由电动机直接带动三片扇叶旋转,搅动空气产生气流,吹在人体上使人感到凉爽。但是,由于这种电风扇产生的风量较大,风压较强,且气流又是连续不间断,虽有各种形式的调速、摆头等方法控制风量、风压、气流,但是人们在睡眠时几乎都不敢直接使用这种电风扇纳凉,尤其是儿童、老人、病人等更不敢使用这种电风扇纳凉。故此人们只好用手摇动扇子为睡眠中的儿童、老人、病人消暑纳凉。手摇扇子产生的凉风,舒适柔和,风量、风压适当且由于手摇扇子产生的是断续气流,使人感到十分舒适,不会使人受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家用电风扇。它能模拟人用手摇动扇子,产生使人非常舒适凉爽的效果,以适应儿童、老人、病人夏季消暑纳凉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L型扇体中,单相电机、小皮带轮、皮带、双联皮带轮、皮带、大皮带轮、连杆、摇杆、转轴、接杆、扇托、扇叶顺序机械联结。电机转速2800转/分钟经二级皮带轮减速,减速比(5.6×5):1,使大皮带轮低速转动(100转/分钟)。带动曲柄摇杆机构,机构使转轴110°往复转动,安装在转轴上部与接杆相联结的扇托上的扇叶左右往复摇动,扇动空气,产生气流。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达到模拟人用手摇动扇子产生凉风,使人感到凉爽舒适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皮带轮减速噪音很小。四档三速开关 控制电机转速,可使扇叶的摇动在100-30次/分钟间变化。传动减速比大,要求电机的转矩较小,故可采用体积较小的高速电机。一般扇叶直径400毫米的普通电风扇,电机功率:约60瓦,本实用新型单片扇叶低速摇动,故要求电机功率较小,电机可参考选用20瓦、转速2800转/分钟的单相电机。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观形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曲柄摇杆机构工作分析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展开剖视图。
图中:1、电机 2、罗钉 3、小皮带轮 4、皮带 5、双联皮带轮 6、垫圈 7、销钉 8、轮轴 9、皮带 10、大皮带轮 11、销钉 12、垫圈 13、销钉 14、垫圈 15、连杆 16、销钉 17、垫圈 18、摇杆轴 19、摇杆 20、销钉 21、销钉 22、垫圈 23、轴套 24、机体 25、轴套 26、转轴 27、紧固罗钉 28、扇托 29、扇叶顶丝 30、接杆 31、顶丝 32、罗钉 33、轮轴 34、罗钉 35、扇叶 36、四档三速开关 37、曲柄轴
图1为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外观形式图。电机(1)安装在机体(24)的底座上。扇托(28)安装在接杆(30)的顶部,由罗钉(27)紧固,且可调整扇叶(35)的左右旋转和仰俯角度。扇叶(35)直径300毫米,用直径4毫米的钢丝圈成形或其他形状,例如熊猫形,再插进外径10毫米、内径8毫米的金属管中焊固。扇面蒙上各种色彩的丝绸类面料,并绘画题字或刺绣制成工艺品扇叶。扇叶(35)插装在扇托(28)的孔中,由顶丝(29)固定。转轴(26)上的接杆(30)有长短二种,短的做台扇使用,换成长杆可做地扇使用,一扇二用,以适应用户所需。电扇由四档三速开关(36)控制,可变换强、中、弱三种摇动效果。
图2为实施例的A向视图。图中小皮带轮(3)固定在电机(1)的轴头上。皮带轮(5)大皮带轮(10)分别安装在轮轴(8)、(33)上。轮轴(8)、(33)安装在机体(24)内的工艺脐子上,透过皮带轮(5)、(10)上的工艺孔可调整轮轴(8)、(33)在机体(24)工艺脐子上的位置,以适应皮带(4)、(9)的松紧。皮带轮(5)、(10)可采用尼龙注塑成型工艺制成。皮带(4)、(9)可根据需要设计。连杆(15)安装在大皮带轮(10)上的曲柄轴(37)上,连杆(15)的另一端安装在摇杆轴(18)上,摇杆(19)安装在转轴(26)上,由转轴销钉(20)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宝全,未经张宝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78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