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李箱无效
| 申请号: | 91227585.5 | 申请日: | 1991-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62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江枝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枝田 |
| 主分类号: | A45C5/04 | 分类号: | A45C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箱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具有两壳体的行李箱。
目前所使用的行李箱并不具有围绕整个箱壁的金属框架,故当箱壁超装或有重物置于箱盖中央例如有人坐在箱上时,沿箱的端缘会产生逢隙,使小件行李有可能掉出,且使箱体间不能提供有效的防水及防尘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加强条和密封条,闩锁位于箱的端壁前方或位于箱的前壁与端壁的角隅处的行李箱,以避免上述缺点。
本实用新型行李箱由两壳体构成,一壳体构成盖,并包括顶壁及沿周边壁。另一壳体构成底壳,并包括底部及周边壁。
手提柄位于底壳的前壁,各脚模制于两壳体后壁上,供箱子垂直站立。两闩锁设于箱的前端壁上。
底壳的边缘具有内唇及外唇,二者之间有开口槽。内、外唇在槽的底部与底壳沿周边接合。内唇较外唇突出。同样,壳盖的边缘亦设有内唇及一外唇,两者间有槽,两唇在曹的底部接合并延伸及沿边壁的其他部分,内唇较外唇突出及其突出程度较内唇突出外唇的程度为大。两壳体的边缘的构型是为使两壳盖的内唇对准并置于底壳边缘的槽内,及使两外唇互相对准。
一中空管状密封条,具有沿安装凸缘,安装凸缘被压入槽内及密封条的中空管状部分位于壳盖的外唇的边缘上。密封条环绕箱的全部周边延伸。
当箱被关闭时,壳盖的内唇进入位于底壳边缘内外唇间的槽中。密封条的中空管状部被夹挤于壳盖及底壳的外唇的边缘之间,形成防止水及脏物进入箱内的密封。
如图二所示,金属条沿前壁边缘固设于底壳的内侧。金属条沿箱前壁的全长延伸并终止于各角隅处。金属条具有平坦中央腹板部分,及分别位于两侧增加刚性的二V形肋,金属条的腹板部分贴靠于箱底壳内唇的内表面。当箱被提起时,金属条将负荷沿前壁的全长平均分配。各闩锁每一个都包括一闩所件,闩锁件中设有钩子部分,两个壳体中的其中一个具有两个外凹槽,每个凹槽的深度恰可容纳与之相对应的闩锁件中钩子部分,当箱关闭时,每一闩锁件的钩子部分能与设置于另一个壳体上相对应的凹槽齿合。
本实用新型行李箱在有重物置于箱盖中央时,沿箱的端缘不会产生逢隙,可防止小件行李掉出,且可提供可靠的防水防尘密封。
附图说明:
图一、为行李箱利用其后壁垂直站立图。
图二、为图一、中2-2方向的剖示图。
图三、为图一中闩锁部分放大图。
图四、为图三中4-4方向的剖示图。
下面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行李箱(11)由两壳体(12)及(13)构成,一壳体(12)构成盖,并包括顶壁(14)及周边壁(15)。另一壳体(13)构成底壳并包括底部及(16)周边壁(17)。
手提柄(21)位于底壳(13)的前壁,各脚(22)模制于两壳体后壁上,供箱子垂直站立。两闩锁(24)(25)设于箱的前端壁上。
如图二所示,底壳(13)的边缘具有内唇(29)及外唇(30),二者之间有开口槽(31)。内、外唇(29)(30)在槽(31)的底部与底壳沿周边接合。内唇(29)较外唇(30)突出。同样,壳盖(12)的边缘亦设有内唇(32)及一外唇(33),两者间有槽(34),两唇在曹(34)的底部接合并延伸至边壁的其他部分,内唇(32)较外唇(33)突出且其突出程度较内唇(29)突出外唇(30)的程度为大。两壳体的边缘的构型为使壳盖(12)的内唇(32)对准并置于底壳边缘的槽(31)内,及外唇(33)(30)互相对准。
由橡胶或其他弹性材料制作的中空管状密封条(35),具有安装凸缘,安装凸缘(36)被压入槽(34)内,密封条的中空管状部分位于壳盖(12)的外唇(33)的边缘上。密封条环绕箱的全部周边延伸。
当箱被关闭时,壳盖(12)的内唇进入位于底壳边缘内外唇间的槽(31)中。密封条(35)的中空管状部被夹挤于壳盖及底壳的外唇(33)(30)的边缘之间,形成防止水及脏物进入箱内的密封。
如图二所示,金属条(41)沿箱前壁边缘固设于底壳(13)的内侧。金属条沿箱前壁的全长延伸并终止于各角隅处。金属条具有平坦中央腹板(42)部分,及分别位于两侧增加刚性的二V形肋(43),金属条(41)的腹板部分贴靠于内唇(29)的内表面。当箱被提起时,金属条(41)将负荷沿前壁的全长平均分配。各闩锁(24)(25)每一个都包括一闩锁件(54),闩锁件(54)中设有钩子(91)部分,两个壳体中的其中一个(12)(13)具有两个外凹槽(93),每个凹槽的深度恰可容纳与之相对应的闩锁件中钩子部分,当箱关闭时,每一闩锁件的钩子部分能与设置于另一个壳体上相对应的凹槽(93)齿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枝田,未经江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75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