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检测布匹染整干燥室螺杆套磨损的滑座驱动防护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1227383.6 | 申请日: | 199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36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章 |
| 主分类号: | D06B15/00 | 分类号: | D06B1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布匹 染整 干燥 螺杆 磨损 驱动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匹染整干燥室的滑座驱动装置,特别是一种可检测螺杆套磨损的滑座驱动防护装置。
通常使用的布匹在其生产过程中,树脂定型(Stentering)是染整工序最后的程序,而树脂定型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布匹的质量。其作业程序是这样的,将未被定型的布匹先由入口架进入上浆机,涂布树脂或其他化学液体,经不断地平整作业后被输送入干燥室(1)内将布匹上的树脂烘干定型,再由出口引出并收集一起,这是目前布匹染整通常所采用的操作程序。该干燥室(1)是一个密闭的长方形箱体(参看图4),该箱体内部装有加热器及一对轨道(2),轨道(2)上设有滑槽(21),可穿入连接链条,该链条连接有可附着布匹的连结板(图4未示),可借助二轨道(2)内的链条同步循环运动,从而带动布匹(10)在干燥室(1)的入口端引导到另一出口端。位于干燥室(1)内的轨道(2)是由多段相互衔接而成,每一段相对应的二轨道(2)均可借助其底部由螺杆(4)所带动的滑座(5)来调整轨道(2)的宽度,因此干燥室(1)内横设有多个螺杆(4),它们均布于干燥室(1)内,只有固接于螺杆(4)一端的手轮(41)是突出于干燥室(1)之外。当欲干燥布匹时,必须根据布匹(10)的宽度,利用马达驱动螺杆(4)转动,使滑座(5)连动二轨道(2)在螺杆(4)上做相对位移,因此可根据需要选择在干燥室(1)内其中任一段轨道(2)做宽度调整,从而使布匹(10)经过此段较宽轨道时,会被再度扩张以增加干燥效果。而轨道(2)的宽度被设定后,螺杆(4)就不再移动,而由链条带动连接板(该连接板设有针状物可附着于布匹(10)的边缘)做输送动作。由此可见,现行的干燥布匹的操作程序采用的是滑座(5)驱动结构,滑座(5)上缘固接有轨道(2),中间为一圆弧形凹槽(50),与螺杆(4)螺接的是螺杆套(3),此螺杆套(3)是一个整体固接于滑座(5)凹槽(50)的侧壁上。这种常用的滑座驱动结构有如下缺点:
1.滑座驱动结构是利用螺杆(4)驱动螺杆套(3),进而带动滑座(5),然而在干燥室(1)内,螺杆(4)与螺杆套(3)的接触处无法用液体润滑油润滑,且该螺杆(4)的材质是较硬的钢材,而螺杆套(3)是材质较软的钢材,这样才不会伤及螺杆(4)本体,但是螺杆套(3)必然会被磨损,需经常更换,而在更换时又必须先将螺杆(4)拆卸才可以更换螺杆套(3),非常不便。
2.当干燥室(1)内的螺杆套(3)发生磨损必需更换时,操作者无法预知,当调整螺杆(4)时可能空转而无法知悉;或者螺杆套(3)的螺纹已被磨损,导致螺杆(4)位移不准确,这样,当调节二轨道(2)的距离时,不能使全机同步运动,会造成轨道(2)与链条和固定的针板座碰撞断裂及布匹撕裂的后果。
3.更换螺杆套(3)时,必须等干燥室(1)冷却,这样,整个干燥室(1)就不能作业,导致其他程序延迟,因而影响生产。
4.螺杆套(3)更换后,需重新调整校正滑座(5)的位置,以便与另一端的滑座(5)相对应,这样两边轨道(2)的距离才会相等,布匹才会平整。而此时的调整工作必须用尺量,然后再校正,非常繁琐。
为克服在生产布匹过程中,现行的树脂定型程序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检测螺杆套磨损并可快速、方便地予以更换的布匹染整干燥室滑座驱动防护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章,未经李俊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73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