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膨化机无效
| 申请号: | 91225412.2 | 申请日: | 1991-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77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乾福;张旭东;石定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陆粮食机械厂 |
| 主分类号: | A23P1/14 | 分类号: | A23P1/14 |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机电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卫平 |
| 地址: | 43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膨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膨化机,特别是对谷物、大豆、棉籽等物料进行膨化处理的挤压式膨化机,可用于加工饲料或者食品,或者作为浸出油法油料加工的预处理设备。
在《粮食与饲料工业》杂志,1989年第4期第18~23页中,以“谷物的膨化及其设备”为题,公开了一种单、双螺杆挤压式膨化机。其构成主要包括:机体,机体上固装有套筒,在套筒内设有作旋转运动的螺杆,进料装置位于套筒的一端,在其另一端的端部设有物料成型模。工作时,物料经进料装置进入套筒,作旋转运动的螺杆,在将物料向成型模方向输送的同时把物料加压、混合、压缩,在此过程中,螺杆的机械能还以热能的形式作用于物料,也可再辅之以外部热能(如蒸汽),由此所产生的高温高压使得物料的细胞壁破坏,蛋白质变性,而成为带有流动性的凝胶状态,物料中的所有成份都积蓄了大量能量,当其经成型模的孔(小孔)中挤出的瞬间,由于物料被突然降至常温常压状态,巨大的能量释放,使液态水汽化蒸发,物料组织受到强大的爆破伸张作用,并形成无数细微多孔的海绵体。在宏观上,表观为物料的体积增大几倍乃至十几倍,即实现对物料的膨化。问题在于,在连续生产过程中,成型模上的孔常会被堵塞,而卸下成型模清理,又会中断生产。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并提供一种改进的膨化机,它能够在对其成型模进行清理时,不占用停机时间。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在具以上所述构成的同时,在套筒的端部起码设有两个可以轮换工作的成型模。
而且,套筒上具有可以使其内腔与蒸汽源相连通的管道。
而且,套筒的筒体为沿轴向剖分式结构。
由于成型模的端部至少铰接有两个可以轮换使用的成型模,这样,当其中一个处在膨化机工作状态时,就将闲置在端部一侧的成型模及其孔清理干净,若工作中的成型模出现堵塞,即可停机或停止进料,并拧松连接成型模和套筒端部的螺栓,随即换上已清理干净的成型模,便能继续开机作业,随后,再重复以上过程,且不会因对成型模的清理而占用停机时间。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示意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向局部放大图。
图3是套筒端部具有4个成型模的示意图。
图4是沿图1B-B处的套筒剖视放大图。
参照图1,套筒[6]呈横卧状固装在机体[1]上,在套筒[6]内设有由电机[17]通过传动装置[16](如:皮带、链、齿轮传动机构)驱动旋转的螺杆[8]。该螺杆[8]可以为图1所示的单螺杆[8],也可以如上述对比文献中所记载的双螺杆[8],二者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的只是多一根螺杆[8]、套筒[6]的内壁面积和螺杆[8]的表面要大一些。与此同时,从螺杆[8]与套筒[6]的匹配形式来看,可以是:螺杆[8]的螺纹直径不变,套筒[6]朝成型模[3]方向直径逐渐变小或在其端部装配一个锥套[4](如图1);也可以如对比文献中记述的那样,螺杆[8]螺纹直径逐渐变大而套筒[6]直径不变;或者,螺纹和套筒[6]的直径不变,螺杆[8]的螺距逐渐变小;或者,螺纹直径不变,螺杆[8]的螺距逐渐变小,套筒[6]直径也逐渐变小;或者,螺纹直径不变,套筒[6]直径也不变,但受限制,即二者之间的间隙较小,通常可采用图1所示结构。
进料装置[12]位于套筒[6]的一端,它可以由电机[14]、传动装置[13](减速器)和由其驱动的螺旋输送器[11]构成,在其一侧还可以设一个输导物料的料斗[15];也可以仅设一个通往套筒[6]的料斗,但这样不易保证均衡进料。
参照图2、图3,在以上各例所述套筒[6]的另一端,均可在其端部,至少铰接两个能轮换工作的成型模[3],这样讲的意思在于,如果愿意的话,设3个或4个也无妨,因为在套筒[6]端部的4条边上,可以各铰接一个成型模[3],其中,处于工作位置的成型模[3],由对称设置的4个活节螺栓[2]使其与套筒[6]相连接。
本膨化机可以是自热式,即由螺杆[8]旋转摩擦的机械能转变为热能。但最好是变温式,亦即挤压加工所需的热量除靠挤压摩擦的机械能外,还由外部供给热能,例如,在套筒[6]上设置可以使其内腔与蒸汽源相连通的管道[5]。
在套筒[6]的内腔壁上,具有向内并且不与螺杆[8]相接触的凸起[10](见图1、图4),这样,能增强对物料的剪切作用,强化膨化效果。其结构可以是套筒[6]内壁自身的凸起,也可以如图4所示,每个凸起[10]都形如螺栓,其一端以螺纹与套筒[6]相连接,另一端向套筒[6]的内腔延伸,但不与螺杆[8]相接触,同时,套筒[6]筒体可以设计成沿轴向的剖分式结构,以便于拆装的检修。安装时,用螺栓[7]将其两边或上下的凸缘[9]压紧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陆粮食机械厂,未经安陆粮食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54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