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开发器无效
| 申请号: | 91224576.X | 申请日: | 1991-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58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05 |
| 发明(设计)人: | 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涛 |
| 主分类号: | H04M3/00 | 分类号: | H04M3/00 |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翟中平 |
| 地址: | 7214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纵横 自动电话 交换机 开发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通信设备制造领域。
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领域中的已有技术是: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是一种布线逻辑控制的机电设备,它的服务性能少且由生产厂家出厂时布线固定,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的收码、译码、储码是由记发器中的继电器完成的,记发器只接收主叫自动电话机发出的脉冲信号,不接收双音多频信号,不能实现自动入中继。用户的号码和号位是固定的。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接收主叫发出的脉冲信号,要经过记发器中的收码继电器动作,通过译码场进行机电方式收译码和对脉冲串鉴别,收译码需要时间较长、错码率高、服务性能少且固定不变,没有用微机控制,使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使用范围小,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上使用的自动电话机是唯一的脉冲制式。其服务性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是:目前,我国自动电话交换机的制式较多。由于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在我国通信网中占的比重较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的现状决定它的服务性能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例如不能接收双音多频码、不能搞号码升位、不能设定号码、不能实现双音多频自动入中继。为使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在原有性能的基础上,让记发器接收主叫呼出时发出的脉冲信号和双音多频信号,改变机电式的收译码方式,提高收译码的速度和可靠性,能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上实现号码的设定,使用户根据需要设定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本身没有的号;能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上实现号码的升位,使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本身固有的号位按需要升高;能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上实现双音多频自动入中继,使外线主叫用双音多频自动电话机二次拔号,直接呼叫内部分机;能在纵横制自动交换机上实现号码检索,语言错号回音,拔号不全回音,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更多的性能。用单片微机配合软件控制,以较少的投资使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满足人们的需要,更迅速、准确、可靠的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
1、设计思想:尽管我国已有不少型式的程控交换机,但其投资较高,况且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在通信网中已占有较大的比重,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是由用户记发器收、译、储、转主叫发出的脉冲号码,让标志器去完成接续被叫用户。因此对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能接收主叫用户自动电话机发出什么制式的码子,收多少位启动标志器,对脉冲码如何收译的准确,收到的码子经过怎样处理后译码、储码转交给标志器进行接续。故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的记发器是开发的关键部位。如果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记发器上加上开发装置,用单片微机控制,取代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记发器脉冲收码、译码电路,使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记发器对主叫用户同时并行有脉冲电子电路收译码、双音多频解码收译码两种收码方式,收到的码子译为二进制8421码,用单片微机读取译出的信号,按需要设计的软件程序进行处理,根据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记发器中储号继电器,收号结束继电器和开发器中拔号音继电器需要的编码和动作时间,控制这些继电器动作。这样,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的功能就可以扩展,灵活应用。开发器工作电源由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记发器启动后提供,记发器释放后,断开电源。对纵横制自动电话小交换机,用简单的入中继电路可实现双音多频自动入中继,使外线主叫用户实现双音多频二次拔号,也可使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直接与全国直拔线联网,还可使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既作用户交换,也作局用交换设备。
2、实物方案:a、型状结构。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不管其容量多少,记发器是由相同的多部供主叫用户选择使用。因此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开发器对每个记发器各用一块电路极开发,用十二块相同的开发极和六块自动入中继极组成一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开发器(每块自动入中继极有二条自动入中继电路)。形成积木式结构的一个基本单元。一个单元可满足400门容量的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使用。电路板采用插件式,立插三列六行,可方便的拔出检修、调换程序。所有的插板插装于一个长方形机体内,用电缆从开发器出线端与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指定位连接。面板有各开发板占用指示灯、电源开关及名称。机体顶底板可以取掉,底板取掉可使安装时便于接线,顶板取掉例于插拔电路板。机体颜色与通信设备要求相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涛,未经林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45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