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绣花机无效
| 申请号: | 91224051.2 | 申请日: | 1991-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09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虎 |
| 主分类号: | D05C3/00 | 分类号: | D05C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2420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绣花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动绣花装置,特别是涉及一个刺绣行业专用于单线绒绣的手持电动绣花机。
现有技术中,利用各类绣线单线绒绣(手工绣)已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多年,发展至今,尚未出现能够单独使用并适合这种工艺的机具。传统的民用绣花机械是缝纫机,但缝纫机不具有这种功能;近几年,市场上曾先后出现几种较先进的绣花机(组),这些绣花机械虽然不同程度地向自动化、程序化发展,但仍然不具有绒绣功能;另一种公知“缝纫机裰花器”是适合绒绣的专用工具,但其本身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依靠缝纫机才行。
以上公知技术的共同特点是:其结构形式均为台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突破传统模式,提出一种专用于绒绣,外形如手枪,使用如画笔,握在手中,能够灵活运用的手持电动绣花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首先建立一个往复运动机构,该运动机构可使针杆(5)在微型电动机(22)的带动下,左右往复运动,机针(1)通过针杆锥螺母(4)夹紧在针杆(5)上,随针杆往复运动,形成了绣花的基本动作。然后建立一个电子无级调速电路,通过调整微电机的转速,达到调整针速的目的,以满足不同绣花动作的要求。该调速电路的调速电位器采用直滑式电位器,其内设有回位弹簧,当勾动电位器手柄时,阻值变小,微电机启动并加速,松开手柄时,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微电机转速降低直至停止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也可通过如下措施来表达:往复运动机构和调速电路板同时按装在机体(7)上,机体的前(左)端有一前支架(2)通过螺母(3)固定在机体(7)上。前支架(2)的左端形如圆环,工作时圆环紧抵布面,控制机针刺进布面的深度,机针从圆环内伸出。当机针到达左止点时,刺进布面;当机针到达右止点时,针尖正好和圆环端面平齐。因此,机针连续左右往复运动,便不断刺进布面,且每刺进布面一次,在布面上留下一个绒套。此时若按机针运动的垂直方向平移机器,机器便能行走,形成了均匀的针迹。
本实用新型的微电机可以采用220伏交流电动机,亦可采用直流12伏永磁电机。其调速电路及电源供给也随之有所改变。
附图及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路工作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整体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工作原理图。
参照图1:图中CS为电源插头,BX为保险丝,D1是发光二极管,做电源指示灯,R1是降压电阻,D是微电机(22),R6是电机限流电阻,KS是双向可控硅,ST是双向触发二极管。R2、C1和W、R4、C2组成两个移相网络,R5是限流保护电阻,在只有W、R4和C2的情况下,电源电压经W、R4向C2充电,C2两端电压不断上升,当C2两端电压上升到双向触发二级管ST的阻断电压值时,ST导通,双向可控硅随之触发导通,其触发角由C2的充电常数W和R4决定,改变W的阻值,也就改变了双向可控硅的触发角,从而改变了电动机D两端的电压。电动机D的转速随W的改变而改变。R2、C1移相网络可使电动机D两端的电压在“0”到最大范围内连续无触点调解,因此,电动机D的转速也能从“0”到最大转速内实现连续无级调解,满足了绣花动作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虎,未经刘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40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