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拖拉机助力器无效
| 申请号: | 91221663.8 | 申请日: | 1991-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91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30 |
| 发明(设计)人: | 马春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春城 |
| 主分类号: | B60R27/00 | 分类号: | B60R2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拖拉机 助力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四轮拖拉机在上坡及淤陷自救的辅助工具——拖拉机助力器。该助力器是利用拖拉机后轮的转动带动绞盘转动。无动力时,手摇绞盘转动而带动后轮转动,将缠绕在绞盘上的绳索与外固定物相连,靠拖拉机自身动力或手动,有效地向前行驶。
目前,应用在拖拉机上坡及自救的工具还不多见。签于国内农村的道路路况条件较差,又拖拉机自重设计较轻,其牵引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在多雨季节拖斗重载情况下,上坡困难及淤陷现象时有发生,给拖拉机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本实用新型从完善拖拉机自身功能出发,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利用拖拉机自身动力,又可利用人工,具有安装快速方便,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拖拉机助力器。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本实用新型的全剖视图
图2:轴承套(3)端面剖视图
图3:棘轮付(8、10)端面主视图
图4:螺旋卡头(4)前端的扇形螺旋卡头主视图
图5:扇形螺旋卡头左视图
图6:扇形螺旋卡头的齿形剖视图
图7:联接板(5)主视图,把手(6)的转动位置示意图。
以上图中各序号的说明:
1、轴套、2、螺钉、3、轴承套、4螺旋卡头、5、联接板、6、把手、7、轴、8棘瓜、9、轴销、10、棘轮、11、绞盘、12、手动旋臂、13、旋把、14、压盖、15、轴套、16、压绳板、17、卷簧、18、拖拉机平衡块。
本实用新型由速装接头、绞盘、手动旋把三部分装置及其附属件组成。速装接头装置是这样来实现的:3个螺旋卡头(4)的一端是扇形螺旋卡头,且成120°对称装在轴承套(3)上,另一端的轴方部分与把手(6)配合,且由螺帽固定。螺旋卡头(4)可随把手(6)在“松开”与“夹紧”两个位置之间转动。在拖拉机后轮上安装该装置前,把手(6)置于“松开”位置,此时扇形螺旋卡头置于向心位置,且其边沿小于轴承套(3)的外园直经,使速装接头顺利进入平衡块孔内,同时转动把手(6)向“夹紧”方向,卡头逐渐咬住平衡块内边沿,且能保持自锁,这样就把联接板(5)压紧在平衡块(18)上。联接板(5)上的3个边沿半园槽与固定平衡块的3个外螺帽相配合,起到传递扭矩作用,如图7所示,为使螺旋卡头端面与平衡块内孔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轴承(3)与联接板(5)的连接孔开成长条形,以使于调节。另外,在轴承套(3)与联接板(5)之间加厚薄不等的垫子,可调整螺旋卡头(4)的长度,以适应厚薄不均的平衡块。
本实用新型中的绞盘装置是这样来实现的:轴(7)与联接板(5)焊为一体,可随后轮转动,棘轮(10)通过平键与轴(7)的过盈配合、随轴(7)转动。绞盘(11)通过轴套(15)与轴滑动配合。轴(7)端装有压盖(14),限制绞盘沿轴向串动,绞盘上装有棘瓜(8),沿轴销(9)转动,卷簧(17)保持棘瓜与棘轮之间接触,如图3所示有动力作用时,后轮转动,轴通过棘轮棘瓜带动绞盘转动,同时缠绕绳索,牵动拖拉机向前行驶。
本实用新型的手动装置是这样来实现的:无动力作用时,拖拉机变速杆放在空挡位置。两个手动旋把(12),对称固定在绞盘一侧。转动手动旋把使绞盘单方向转动,同时牵动绳索,使后轮向前转动,由于绞盘直径小于后轮直经,二者之间的直径差所构成的减速作用,使人比较容易地摇动旋把。另外手动装置在有动力作用时,还可起紧绳作用,以防止起动时冲击使绳索断裂。
本助力器的绳索外固定,可根据不同的地址条件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春城,未经马春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16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风扇抽排油烟罩
- 下一篇:便携式气功外气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