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米糠保鲜机无效
| 申请号: | 91220641.1 | 申请日: | 1991-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76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袁熙;蔡绍真;袁建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湖南省湘粮机械厂 |
| 主分类号: | A23P1/14 | 分类号: | A23P1/14;A23L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4***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米糠 保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米糠保鲜设备。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产国,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米糠是大米加工的主要副产品之一。我国米糠年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米糠含油量达15%~20%,仅次于大豆,是丰富的尚未充分利用的重要优质食用油资源。但因其内含有极活泼的解脂酶,能使米糠所含油分迅速分解成游离脂肪酸而酸败变质,贮存性极差。酸败后的米糠含油率每天损失达10%,导致出油率低、糠油质量差,而且作饲料也将影响禽畜的生长发育,甚至根本无法再用作饲料。因此,防止米糠酸价上升,是保证米糠这一宝贵资源的加工利用和流通的先决条件。
使解脂酶失活,保持米糠原有品质的技术称作米糠保鲜处理技术,也有称之为米糠稳定化技术。目前国内外正在开发的米糠保鲜技术,主要有高压过热蒸气处理法(蒸气压力0~3kg/cm2,温度120~280℃)、低温处理法(-16~-13℃)、添加亚硫酸气体、氯气及盐类处理法以及强制挤压处理法。迄今除挤压法外,前述几种方法均未被确认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由于挤压处理是在非常简单的操作条件下进行的,设备相对简单可靠,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米糠保鲜技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新工艺过程是基于合适的挤压膨化工艺条件而开发的。在挤压过程中,机器对米糠施加很大的挤压力和产生大量的摩擦热,使米糠水分瞬间蒸发汽化,从而破坏含油细胞,使油从机械阻尼较小的渗透性基质中释放出来。而且挤压处理后,米糠形成薄片或较大颗粒,大大减少粉末度,密度提高、机械强度高、渗透性好、无尘化趋向比重大,为米糠油浸出提供了最优越条件。挤压处理能完全使解脂酶失活、还能消灭细菌和其它微生物污染。提高出油率和油的品位。
据美国《食品科学》报导,美国际开发署资助的加州阿尔班尼研究组采用挤压法钝化解脂酶,解决了米糠制油工艺要求破坏油料细胞、缩短油路、增大表面积、使淀粉凝胶化的作用。美国布雷迪公司宣称已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挤压设备。目前可用于米糠保鲜的有216D型, 3000D型及1000D型。美国已在菲律宾建立了中试厂,实际使用膨化技术稳定米糠品质,集中生产优质米糠油。南朝鲜Dai-Pong公司也生产一种小型米糠保鲜机,功率为30马力,产量为200kg/h。我国在这方面研究工作起步较晚。据了解,有几个研究单位引进了美国因斯特-布雷(insta-pro)公司的600型挤压膨化机作了试验。目前在研学试制中。国外设备结构复杂,机体庞大,价格昂贵(10万元/台)难于广泛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既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由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低、操作维护方便、工作可靠的米糠保鲜机。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机座1、传动系统2、给料装置3、机筒4、螺杆5、排料装置8、电控柜所组成。装有螺杆5的主轴6插装于传动空心轴7内,用键传递动力并用拉杆螺栓10拉紧。
排料装置8有调控膨化温度和压力的锥模径向间隙调节机构。
为限制螺旋推进速度,在靠近排料端螺旋槽中有若干片阻流板13,促使筒内温度快速升高。机筒为多段套接结构,通过夹套9紧紧夹紧,形成可换式的机筒结构型式。出料端的机筒、压力大、温度高磨损稍大些,可把磨损小的前几节机筒调换使用,以延长机筒使用寿命。为防止物料滑转,提高输送效率,机筒内表面均开有沟槽或双头反向螺旋槽。
附图1系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图,1为机座,2为传动系统,3为给料装置,4为机筒,5为螺杆,6为主轴,7为空心轴,8为排料装置,9为夹套,10为拉杆螺栓,11为贮料斗,12进料斗。
现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的机理加以阐明。启动电动机后,传动系统2通过三角胶带传动使装有螺杆5的主轴6以设定的转速转动,主轴6插入传动空心轴7内,通过键传递动力。其尾端则用拉杆螺栓10拉紧即可,防止主轴轴向移动且便于拆卸。与此同时,物料由贮料斗11落入进料斗12进入机内。含一定水份(12~15%)的米糠在送料螺旋的强力挤压下,米糠之间、米糠与金属间产生的强烈摩擦,剪切,随着容积的减小,压力急剧增大,膨化腔内的温度迅速上升到120~150℃,米糠细胞内水分变成相当于高温高压下的饱和蒸气。接着通过锥形模头窄缝被强迫挤出机外。在这瞬间,由于压力瞬间解除,使物料中饱和水蒸气迅速气化蒸发,物料膨胀并形成薄片状,体积增大数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湖南省湘粮机械厂,未经湖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湖南省湘粮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06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