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无触点高能电子点火器无效
| 申请号: | 91218305.5 | 申请日: | 1991-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05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徐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福成 |
| 主分类号: | F02P7/073 | 分类号: | F02P7/07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2552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触点 高能 电子 点火器 | ||
目前汽车电子点火装置出现不少,有些点火器其不足之处再于:(1)使用于汽车上的恶劣条件下,寿命短。(2)有相当数量的点火装置仍保留白金触点,支撑胶木磨损需要定期调整白金间隙。(3)电子点火装置的材料成本高。(4)“闭合角”自动调整范围太小或没有,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易起动、节油、自动跟踪大角度调整“闭合角”保证各转速情况下均有足够点火能量、结构简单的新型无触点电子点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汽车无触点高能电子点火器由外壳、印刷线路板、散热兼固定用的金属板、电子元件、外接引线、红外光电收发电路及光电遮光板组成。遮光板根据汽车使用的缸数N,在圆周上等分出N个挡光片。发动机转动时,挡光片使红外接收管接收红外光信号,并经BG2、BG4、BG6放大后,输出阶梯信号至电子点火器的输入端。电子点火器内部设有频率--电压转换电路,该电路输出的电压用做电压比较器的基准电压,发动机转速越高,该基准电压也越高。当光电控制电路送来的阶梯电压与基准电压比较后,电压比较器输出比较信号,决定了开关电路的导通时间,其规律是:基准电压升高、高阶梯信号才能使比较器翻转,即发动机转速越高、开关电路导通时间提前,从而自动调整了“闭合角”。该闭合角的调整角度取决于三对红外管的相对机械角度,因此“闭合角”自动调整度可以很大。三对红外管经放大输出为“与”逻辑、所以只有最后一对红外接收管受光,点火系统才能点火,点火位置相对于光电收、发盘不变,自动跟踪提前点火仍有原真空调节,离心调节装置所决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加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其中:
1-光电控制电路 2-比较、放大、整形电路
3-推动电路 4-加速保护电路
5-开关电路 6-f-v转换电路
7-基准电压提供电路
8-峰值超压保护电路
9-电源滤波电路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光电控制电路的外形结构,其中:
1-光电控制盘 2-光电遮挡板
3-红外收发对管 4-光控电路元件板
5-红外收发对管支架盒
6-固定底盘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光控电路和f-v转换电路输出波形。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子组件部分的外形图。
如图2所示,三对红外管随遮挡片的转动由(1)到(3)依次挡、通,全遮挡时A点为低电平,全通光时A点为高电平,由(1)至(3)逐个遮挡,A点为附图4(a)所示的阶梯波形。遮挡片挡、通角度相等,等于180°/N,(N为汽缸数),三对红外光电管分布角度略小于180°/N。
IC为电压比较器,A点阶梯信号经电容C2耦合到IC、(3)脚,与(2)脚基准电压比较后,IC输出开关信号。R9、R10、C3、BG7、D5、C6、R14组成f-v转换电路,据IC输出的信号的频率为(2)脚提供基准电压,基准电压随频率升高而升高,f-v曲线如图4(b)所示。低速时,基准电压低,只有最低阶梯,才能使IC翻转,转速升高,基准电压升高,高阶梯电平也能使IC翻转,开关管导通时间提前,“闭合角”增大。
D6、R17、R18、C7组成BG9的耦合反偏电路,BG8输出的开关信号为高电平时,R18是耦合电阻,D6导通,C7为加速电容且充电。当BG8输出低电平时,D6截止,C7所充电压使BG9的发射结处于反偏状态,不但提高了BG9的关断速度,使BG9集电极反峰电压升高,点火高压提高,而且提高了BG9对集电极反峰电压的耐压能力。MY为峰值过压保护电路,保护BG9。R19、C4、DW、为滤波稳压电路,为IC和光控电路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
本实用新型中,各元件选择如下:点火器外壳用ABS塑料注塑,散热固定板用2mm铝板或铁板冲压而成,下部留有环氧树脂浇入口,引线由φ5橡胶穿线圈中引出来。红外线发射管为TLN107,接收管为TLP107,光控电路处的电阻选用1/16W电阻,IC选用LM311、BG2、BG4、BG6、BG8选用9013三极管,BG7为9015三极管,BG9选用TIP10012B、DW选用9.1V/0.5W、MY选用360V-430V。例MYG12-391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福成,未经徐福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83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