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控制节电接触器无效
| 申请号: | 91216635.5 | 申请日: | 1991-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93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2-25 |
| 发明(设计)人: | 胡德福;张世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德福;张世兴 |
| 主分类号: | H01H51/10 | 分类号: | H01H51/10;H01H47/02 |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忠靖 |
| 地址: | 16100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控制 节电 接触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低压电器技术领域。
目前国内生产的接触器产品仍是六、七十年代生产的老产品,电磁吸合、电磁维持方式,长期白白消耗相当数量的电能。而近年国内外的先进产品,包括兰州引进西德技术的产品,也仅是在结构设计上做的比较精巧,功耗较国产同类产品低可靠性较高,由于采用了接插方式,因而安装、维修方便。上述接触器在工作原理上并没有较大突破。国内虽有人搞了无声接触器,但节电率不高,仅做到60%左右;且附加装置多,体积较大,可靠性相应下降,安装也不方便。最近一、二年有人研制的挂钩式接触器、节电型接触器、微功耗接触器等虽然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机械自锁原理,节省了一部分电能,但由于机械结构复杂使可靠性降低,或是虽然解决了主线圈长期耗电的问题却又增加了辅助线圈长期耗电问题,或是虽可得到较高的节电效果,但接线较繁琐,不便进行保护联锁,实用面窄,较难推广使用。另有一些接触器节电装置由于缺少欠压,失压保护功能而限制了普及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保持原接触器欠压、失压等保护功能及接线方式,利用电子技术,融合机械锁扣,使接触器在正常工作时电磁线圈中无功耗,提供一种无噪声电子控制节电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见附图1、2、3)是在原接触器C的衔铁的胶木架 上加装一延长的顶杆(1),使顶杆(1)跟随接触器的衔铁上下同步运动。顶杆(1)的上端开有缺口,与固定在上面底板(7)上的释放电磁铁的衔铁(2)构成机械锁扣装置。释放衔铁(2)上装有辅助动触点(3),并与释放电磁铁固定底板(7)上的静触点(4)闭合,触点(3)、(4)分别通过绝缘架(5)、(6)固定在衔铁(2)和底板(7)上,为主线圈得电吸合提供电流通路,主线圈得电后接触器吸合,并带动触点闭合,顶杆(1)也跟随同步下降,当顶杆(1)的缺口下降到释放衔铁(2)的下部边缘时,释放衔铁受拉簧(11)的牵引绕释放衔铁支架(9)旋转而锁住顶杆,使接触器C保持吸合,拉簧的另一端挂在支架(10)上,并与衔铁支架(9)结合在一起。此时由于释放衔铁(2)的旋转,使辅助常闭触点(3)、(4)打开,接触器线圈断电,接触器C处于工作状态,释放电磁铁线圈因可控硅SCR判断也处于断电状态,处于待命状态的电子控制系统(12)等待接受来自停止按钮TA的停止命令或电流断电信号。
电子控制系统由整流电路、失压取样电路、电容储能电路、晶体管控制电路、可控硅驱动和释放电磁铁组成。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2直流对交流操作电源进行半波整流,整流后由储能滤波电容C1滤波并储存供释放电磁铁工作的直流电能,滤波后的平稳直流电源同时供给控制三极管BG的集电极电源和可控硅SCR的阳极电源,由于平时可控硅SCR处于关断状态,无阳极电流,控制三极管BG虽处于饱和导通状态,但因其集电极负载电阻很大,故饱和电流很小,约为0、5毫安,因此平时储能滤波电容C1上能储存在放电中足以驱动释放电磁铁动作的电能。失压取样电路亦取自整流电路的同一交流电源,经二极管D3整流电容C2滤波,再由分压电阻R3、R4分压后得到与控制电路匹配的控制电平信号,控制电路为一个三极管所组成的电子开关,其集电极经电阻R1联接到储能工作电源上,控制三极管BG的基极完全受控于取样信号,其集电极直接与可控硅SCR的控制极联接,控制着可控硅SCR的导通与关断,释放电磁铁线圈串接在储能电源和可控硅SCR阳极之间,当接触器C失压后,电子控制系统迅速打开可控硅SCR,使储能电容中储存的电能迅速释放到释放电磁铁线圈中,使释放衔铁吸合,打开机械锁扣装置,使整个接触器C复位。释放电磁铁的吸合受控于电子控制系统(12),因而使得释放装置结构非常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德福;张世兴,未经胡德福;张世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66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多功能塞盖
- 下一篇:快速响应感温型火灾探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