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薯类磨粉分离机无效
| 申请号: | 91216399.2 | 申请日: | 1991-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59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随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山西前进机器厂 | 
| 主分类号: | B02C4/10 | 分类号: | B02C4/10;B02C23/10 |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田兰凤 | 
| 地址: | 032409***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薯类 磨粉 分离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薯类加工机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工马铃薯、红薯淀粉的磨粉分离设备。
目前,一些小型淀粉加工厂都是采用磨碎机将马铃薯、红薯磨碎,而后加水,由人工过筛进行渣、粉分离,生产淀粉。采用这种生产方法、工艺落后、工序复杂,出粉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磨碎、搅拌、过滤、出渣等工序可同机完成的薯类磨粉分离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磨粉分离机的传动部分采用三角皮带半交叉传动转向,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多道工序可同机完成,设计合理,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同时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该机与同类磨粉机相比出粉率提高了3%,是一种适合于农村制作薯类淀粉的加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磨粉分离机由支架、磨碎、搅拌分离、传动等部分组成。支架部分由横梁组件和机架组件构成。磨碎和传动部分安装在横梁组件上,搅拌分离部分安装在机架组件上。上述磨碎部分包括进料斗、磨碎室、齿辊和调整器。进料斗的下面为磨碎室,它们的壳体部分相连。齿辊设置在磨碎室内,调整器安装在磨碎室下部齿辊一侧,该调整器与齿辊径向间隙可以调节。搅拌分离部分的上半部为储料斗,下半部为搅拌分离斗,二者之间由隔板分开,隔板底部设有流料门。搅拌轴位于搅拌分离斗的中心,其下端固定安装有搅拌器。过滤网设置在搅拌分离斗的底部,出料斗位于过滤网下端,排渣门设置在搅拌分离斗的侧下方。传动部分由电机经三角皮带连接主轴带动齿辊水平转动,齿辊皮带轮与搅拌轴上、下皮带轮和张紧轮之间采用半交叉皮带传动,带动搅拌轴垂直转动,搅拌轴的上皮带轮为过轮。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部分采用电机或柴油机。如图所示,进料斗1与磨碎室2壳体部分相连,主轴23设置在磨碎室2内,并通过轴承座24、28支承在横梁组件3上。齿辊12安装在主轴23上,其表面剔有等高等距的磨碎齿。主轴23的一端装有皮带轮14,另一端装有齿辊皮带轮25。通过电机皮带轮18、主轴皮带轮14带动齿辊12水平转动。调整器13安装在磨碎室下部的横梁组件3上,它与齿辊12的径向间隙可以通过固定在横梁组件3上的螺钉调节。
搅拌轴6位于搅拌分离斗8的中心,其上端装有上皮带轮4和下皮带轮5,其下端固定安装有搅拌器22。搅拌轴6通过皮带轮25、搅拌轴上、下皮带轮4、5和皮带轮26,采用半交叉皮带传动转向,带动搅拌轴6垂直转动。其中上皮带轮4为过轮,安装在横梁组件3上的皮带轮26为张紧轮。
储料斗7与搅拌分离斗8安装在机架组件19上,其外壳部分相连,中间由隔板16分开。储料斗7的横截面为270°扇形,其余90°扇形敞口为搅拌分离斗的探视口27。
物料由进料斗1进入磨碎室2,在齿辊12与调整器13的作用下将物料挤压磨碎。磨碎后进入储料斗7,加入一定量的水,待储料斗7流满后,打开设置在隔板16底部的流料门17,物料进入搅拌分离斗8进行搅拌,使薯类纤维和淀粉分离。在搅拌分离斗8的底部设有过滤网21,淀粉液经过滤流入出料斗20,粉渣经排渣门9顺出渣槽11排出。若粉渣排不尽,可利用探视口27人工辅助将渣排出。上述流料门17和排渣门9可通过手柄、拉杆、弹簧10、15控制开启。
在搅拌分离的同时,又有一批新的物料从进料斗1进入磨碎室2。待储料斗7再次积满时,搅拌分离斗8的渣、粉分离已经完成,这样循环往复,同机连续完成磨碎、搅拌、过滤、出渣等工序。经测试,该机的生产能力为600公斤/小时,出粉率为13-17%。本实用新型经济实用,是一种适合于农村、特别是山区制作薯类淀粉的加工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山西前进机器厂,未经国营山西前进机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6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