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提式自动防爆吸油器无效
| 申请号: | 91215633.3 | 申请日: | 1991-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34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叶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文龙 |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B67D5/48 |
| 代理公司: | 机械电子工业部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欧阳坚,周濂堂 |
| 地址: | 31531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提式 自动 防爆 吸油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加油且具有安全防爆的一种器具。
目前一般油筒向汽车油箱内加油,用手工泵抽,这是一种苯重的人工劳动,另有一种利用虹吸原理将管子两头分别插入油筒和汽车油箱内吸入,这种吸油方法,首先开始要有一个引流的过程,这个引流是极不方便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不须手工不断地抽压手泵,更不要开始时的引流过程,同时能适用于防爆场合、携带方便的一种手提式自动防爆吸油器。
为完成上述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设计方案根据虹吸和抽油泵的原理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在进油管的端部设置微型电动机,在进油管内设电源线(外包护套管)与电动机连接,电动机左右两端分别由尼龙盖、密封件、尼龙盖、密封圈和密封圈、尼龙套,使电机加以密封,电机的顶部设叶轮和叶轮罩。进油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套连接电源箱和出油管,进油管与电源箱的连接由密封圈和尼龙座加以密封,使电源不会进油,电源箱内设两节干电池(3V)、手柄、弹簧、接触片,同时设置按钮板和按钮。而进油管和出油管之间由紧圈紧固连接,出油管的端部设挂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进油管11、电源箱9和出油管24组成。进油管11内设有电线护套管28的电源线12、在进油11的端部设置微型电动机17,电源线12和电机17相连,电机17左右两端分别由尼龙盖13、密封件14、尼龙盖15、密封圈16和密封圈18、尼龙套19使电机17加以密封,电机17的顶部设叶轮20和叶轮罩21,由于电机17根据上述的密封措施,使电机17得到可靠的防爆性能,同时电机17设置在进油管端部,当进油管插入油箱能使电机17在无空气的状态下工作,进一步加强防爆措施。
进油管11通过密封圈8和尼龙座7与电源箱密封,隔绝进油管11的油流入电源部分,电源箱部分设手柄1、弹簧2、接触片3、5、6、22、电池4,同时在电源箱外侧设置按钮开关板26和按钮开关27,由此本吸油器采用低电压和低电流以及油对电机17的冷却作又用增加防爆性能,同时开关置于电源箱9内与油隔绝同样也增加防爆性能。
进油管11和出油管24由紧圈23相互紧固,出油管24的端部设置挂钩25,不用时可以通过挂钩25挂置。本实用新型携带方便尤其适用于防爆场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文龙,未经叶文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56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