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偏振环形闪光灯无效
| 申请号: | 91215521.3 | 申请日: | 1991-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83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1-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开庆;唐利发;杨家良;张鹿鸣;蔡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国家安全局 |
| 主分类号: | G03B15/03 | 分类号: | G03B15/0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偏振 环形 闪光灯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偏振镜的环形闪光灯,属于照相器材。
在光线不足等场合进行拍照时,通常在照相机上加装闪光灯作为光源。但这种闪光灯只能作为一般照相之用,它对于杂光的干扰则无能为力,在影像上会出现光晕、光斑,故不能用来拍摄文件资料,翻拍照片和微距摄影。另外,这种闪光灯不能满足无可见光泄漏场合进行拍摄的特殊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振环形闪光灯,其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具有能消除光晕、光斑以及可在无可见光泄漏场合下的红外摄影之特殊用途。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如下:偏振环形闪光灯主要包括偏振系统,环形状的闪光灯,灯座,灯罩,连接件和电气盒。偏振系统包括可见光起偏片、可见光检偏片,红外光起偏片、红外光检偏片以及固定框,托架。起偏片片基的线状分子结构垂直于检偏片片基的线状分子结构。电气盒包括有一个对焦灯及其控制开关。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偏振环形闪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3为连接件的左视图
图4为偏振片主视图
图5为托架与固定框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闪光灯1呈环形状,放置在灯座2内,灯座2呈环形凹槽状,用不透光材料制成,灯座2的内壁加工有内螺纹6。连接件4有三个弹簧卡座11,稍用力将三个弹簧卡座11往里收,把灯座2放入后松开手,灯座2就被固定在连接件4上。弹簧卡座3带有螺纹凸边10,用于装在相机镜头上时起固定作用。在灯座2内,再装入灯罩3,灯罩3可用透明材料制成。闪光灯1与电气盒7的连接靠绝缘导线16完成。电气盒7还装有一个对焦灯8与控制开关9。起偏片12为环形状,检偏片13为圆形。首先,将起偏片12放入托架14内,托架14的内圈有内螺纹6,固定框15有外螺纹5,将固定框15旋入托架内。检偏片13的托架固定框结构与起偏片的均相同,只是规格大小不同。用粘结剂将托架14粘结在起偏片12的环内,再放入检偏片13,用固定框15定位。起偏片片基的线状分子结构要垂直检偏片片基的线状分子结构。由于托架14还带有外螺纹5,故偏振系统与环形闪光灯座是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连接件是装有弹簧卡座,也可不用弹簧卡座,在连接件上加工有与相机镜头和闪光灯座相匹配的内外螺纹,以达到螺纹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闪光灯设计成环形状,故被摄物受光照强度均匀。光晕、光斑的产生是由于被摄物高反光曲面的杂光干扰所致。现在配置了偏振系统,在起偏片与检偏片的作用下,干扰杂光光波不能通过而无法进入镜头,从而消除了光晕光斑。如果必须在无可见光泄漏场合拍摄,只要将可见光起偏片、可见光检偏片换成红外光起偏片与红外光检偏片,同时使用对焦灯,对准被摄物,此时,闪光灯发出红外光,利用不同物体对红外光吸收率不同,可显示出在可见光照相中不能记录到的细节,揭示出肉眼看不见的景物。
从附图说明可看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通用性强,可与OLYMPUS、美能达、海鸥等等系列的国内外各种135单镜头照相机配套使用,在微距翻拍文件、照片时,能获得清晰,逼真的影像,对消除光晕光斑效果理想。本闪光灯还可根据需要配置红外偏振片,供无可见光泄漏条件下摄影,能够复原被污染、涂改和化学漂白过的文件资料及鉴别文物、资料之真伪,还可应用于深色纺织物和粗糙客体上的血迹,痕量物的摄影。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公安、司法取证摄影,考古和艺术鉴别,档案资料的复制,医学临床各种病理和自然科学研究等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国家安全局,未经上海市国家安全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55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凹弧形小
- 下一篇:轻便机动冲击、钻孔工具防尘屑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