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级传动的圆盘式开沟机无效
| 申请号: | 91215240.0 | 申请日: | 1991-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3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1-27 |
| 发明(设计)人: | 庆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场管理局农业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B13/16 | 分类号: | A01B13/16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韦寿喜 |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级 传动 圆盘 式开沟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农业机械,广泛适合农田排水的开沟作业。
目前我国配套拖拉机使用的圆盘式开沟机按总体结构来分类,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1,旋耕机改装型:如上海川沙县张桥农机厂生产的1K-30及江苏太仓、江西南昌等地生产的同类机子,这类机型的传动级数一般为3~4级。如图1。
2,旋耕机总体布局型:如江苏淮安生产的1K-35-1A以及这些地区生产的开沟机,其传动级数一般为3~5级。如图2。
3,专用型:这类开沟机在设计时完全不受旋耕机总体布局的限制,完全按照开沟机的作业特性设计的农田开沟机。如中国专利号85203087.8中公开的《一种窄幅圆盘开沟机》、及专利87201958.6中公开的《一种阔幅双圆盘开沟机》,也为3~4级的齿轮传动形式。如图3。
上述开沟机存在的缺陷归纳如下:
1,传动级数多,使传动效率下降,3级齿轮传动的损失占到总效率的10%以上,这使拖拉机有限的动力首先消耗在农机具的内部传动。
2,传动级数多,整机结构复杂,制造成本上升,可靠性下降。
3,以往的散土罩结构欠合理,抛土效果不理想。
在近几年的使用实践中,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有一种传动可靠,结构简单,能满足开沟需要的新型开沟机问世,取代多级传动的开沟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克服上述开沟机存在的多级齿轮传动的缺陷,提供一种一级传动的圆盘式开沟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的。
参照图4、图5、图11,传动结构如下: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传动轴将动力传给传动齿轮箱内的联轴小齿轮,由小齿轮带动大齿轮上的刀盘轴旋转,安装在刀盘轴上的刀盘连接法兰带动刀盘旋转,安装在刀盘上的刀齿铣削土壤,开出沟形。
这一技术方案的最大突破是整台开沟机只有一个传动齿轮箱,箱内只采用一对渐开线圆锥齿轮啮合传动(万向节传递动力除外)。为达到一级齿轮传动的实用效果,主动锥齿轮的轴线与水平面有一个α角。
本实用新型在切沟装置的设计上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参照图6,图7,它由固定支架和切沟刀两个零件组成。在固定支架的上部钻一个圆孔,在下部加工二个弧形长孔;切沟刀上相应地加工出三个圆孔。其目的是切沟刀经长期使用磨损后,深度达不到要求,采取上述的结构设计后,只要将紧固螺栓松开,以固定支架上的圆孔为圆心,将切沟刀调整(转过)一个角度后便能达到要求的深度,然后再拧紧螺栓。
参照图8,本实用新型的散土罩设计成两块半斜圆锥管几何状的薄钢板焊合件,其被角θ从前至后连续变化,其变化范围θ-130°±10’~90°±5°,这样散土效果明显提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
首先,本实用新型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采用一级齿轮传动的技术方案,使整机结构大大简化,制造成本急骤下降。第二该机的渐开线圆锥齿轮采用弧齿圆锥齿轮啮合传动,各项技术性能得到提高。第三传动效率损失极少,对充分利用拖拉机的输出功率十分有利。第四散土罩采用两块半斜圆锥管几何状的焊合件取代其它几何状焊合件后,土块抛撒均匀。本实用新型能成为我国目前农田开沟机机型谱中最先进最新颖的机型之一,必将取代目前多级齿轮传动的各种开沟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圆盘式开沟机的主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圆盘式开沟机的传动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圆盘式开沟机切沟装置与刀盘的位置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圆盘式开沟机切沟装置的装配、调整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圆盘式开沟机散土罩部件的主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圆盘式开沟机散土罩前端的A-A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圆盘式开沟机散土罩后端的B-B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圆盘式开沟机的配置示意图。
下面结合图4~图11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由机架1、悬挂装置2、散土罩3、刀盘4、传动齿轮箱5、清沟犁6、切沟装置7及支撑脚8等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场管理局农业机械研究所,未经上海市农场管理局农业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52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