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手杖无效
| 申请号: | 91213753.3 | 申请日: | 1991-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31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游一中;叶煊 | 申请(专利权)人: | 游一中;叶煊 |
| 主分类号: | A45B7/00 | 分类号: | A45B7/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海初 |
| 地址: | 213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手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用品之手杖的改进。
手杖是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和病人助行的常用工具。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手杖正在向多功能保健用品方向发展。中国专利公开的申请号为86204165,名称为“多功能医疗保健手杖;申请号为88212512,名称为“一种组合式拐杖;申请号为88208107,名称为“多功能手杖”以及申请号为88212560,名称为“多功能电子健身手杖”等,都尽管分别具有助行、健身、磁疗、按摩、报警、照明、收音、电子音乐和防滑等多种功能,但其结构都比较复杂,尤其是由于杖杆部分不含折叠装置,给携带、收藏带来诸多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比较简单的杖杆可折叠的使用安全可靠的折叠式手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付诸实现的。它仍然具有手杖头、手杖杆和电器元件等部分。
在手杖头部分,是由手柄左件和与手柄左件的形状相对称吻合的手柄右件相固定连结组成手柄,且在其前部构成内腔,在其后部构成急救药贮存室,急救药贮存室由锲块封合,在前部内腔的前侧下方设有照明灯具,侧面设有呼救发声器,上方设有电源开关。
在手杖杆部分,手杖杆至少由2根空心管组成,且相邻2根空心管之间,呈锥孔与锥体动配合连接,在与手杖头相连接的上杆的内壁设有凸台,在凸台的上部设有上挡圈,在着地的下杆内腔设有下挡圈,上挡圈与下挡圈之间由橡筋绳(或拉簧)相连结,在上杆的上端部分设有外螺纹,上杆外螺纹与负极导电螺栓下端部的内螺纹相拧合,在负极导电螺栓的上端部分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螺母相拧合,在负极导电螺栓的内孔设有绝缘套管,在绝缘套管的内孔设有正极导电棒,上杆内腔的上挡圈的上部为设有弹簧的电池库,正极导电棒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的正极相接通电路,负极导电螺栓通过导线分别与呼救发声器、照明灯具的负极相接通电路,而电源开关的两个输出极分别与呼救发声器、照明灯具的正极相接通电路,通过负极导电螺栓与上杆及螺母三者的拧合,使手杖头和手杖杆固定连接成一根整体的手杖。
为了更有利于使用者夜间外出的安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在手杖杆的表面设有荧光材料涂层。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等特点,尤其是手杖杆的折叠装置,设计独特,装拆方便,使用安全可靠,且在夜间使用时,能在车灯照射下发出荧光,可防被车辆碰撞而摔倒,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理想的助行、保健工具。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1给出的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为手柄左件,3为内腔,4为急救药贮存室,5为锲块,6为照明灯具,7为呼救发声器,8为电源开关,9为上杆,10为凸台,11为上挡圈,12为下杆,13为下挡圈,14为橡筋绳,15为负极导电螺栓,16为螺母,17为绝缘套管,18为正极导电棒,19为弹簧,20为电池库,21为中上杆,22为中下杆,23为防滑件,24为荧光材料涂层。
附图2为附图1的A-A剖视图,图中所示:1为手柄左件,2为手柄右件。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在手柄左件(1)的内腔(3)中,按图示位置固定设置照明灯具(6)、呼救发声器(7)和电源开关(8),并按图装上内孔已设有正极导电棒(18)和绝缘套管(17)的负极导电螺栓(15),拧紧螺母(16),用导线接通电器电路后,合上手柄右件(2),并使之与手柄左件(1)相固定连结(可以是栓合、铆合,也可以是粘合连结)。再把锲块(5)装上,至此,手杖头部分即组装完毕。手杖杆由上杆(9)、下杆(12)、中上杆(21)和中下杆(22)4根空心管组成,相邻2根空心管即上杆(9)与中上杆(21)、中上杆(21)与中下杆(22)、中下杆(22)与下杆(12)之间,自上而下呈顺向锥孔与锥体动配合连接。在上杆(9)的内壁设有凸台(10),在凸台(10)的上方设有上挡圈(11),在上挡圈(11)的上方设弹簧(19),在弹簧(19)的上部为电池库(20),在下杆(12)的内腔设有下挡圈(13),橡筋绳(14)穿越中上杆(21)和中下杆(22)的内腔分别与上挡圈(11)、下挡圈(13)连结,且在连结时给予橡筋绳(14)一定的预拉力。将手杖头通过负极导电螺栓(15)与上杆(9)配合拧紧,本实用新型即全部组装完毕。再在手杖杆部分即上杆(9)、中上杆(21)、中下杆(22)上各涂上1道环形荧光材料(24)。
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手杖头的手柄左件(1)和手柄右件(2)为注塑件,表面压皮纹,手杖头长136.5mm,手杖杆由4节空心铝管组成,在上杆(9),中上杆(21)和中下杆(22)上各涂上1道环形荧光材料(24)。在下杆(12)的着地端设有橡胶防滑件(23),手杖总高度为849mm,照明灯具(6)选用2.2V晶电珠,其轴线俯角为45°,呼救发声器(7)采用武进县芙蓉中学校办厂生产的微型直流音响器(也可以采用蜂鸣器),电池库(20)内装用2节5号电池。在使用时,由于4节空心铝管之间为锥孔与锥体的动配合连接关系,且由于支撑力的作用,手杖杆不致产生松脱现象,且越撑越紧,同时由于橡筋绳(14)的预拉力的作用,即使在支撑力消除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松脱现象,因而使用安全可靠,当需要折叠时,则只需将手杖杆自下而上稍用力把锥孔与锥体处的连接拉开即可实现,因而装拆折叠也很简易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游一中;叶煊,未经游一中;叶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37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