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式光纤束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91213014.8 | 申请日: | 199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58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1-06 |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菡;王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6/36 | 分类号: | G02B6/36 |
| 代理公司: | 东南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楼高潮,王之梓 |
| 地址: | 21001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光纤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连接光纤与光器件的连接装置,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
在光纤传感器中,光纤束通常需要与光源、光电探测器或传感元等连接耦合。在现有技术中,光纤与光器件之间常常采用固定连接,因装配后不能调换光纤束和光器件,给使用者带来不便。这种连接方法既难以调整又容易松动,如光纤束与光器件采用较简单的机械固定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调节的光纤束活动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弹性夹头式连接器实现,它由夹座、上下压圈和光纤束端头组成,夹座的上端用于放置光器件,将光源(可用发光管或光电管等器件)放入后,再用上压圈紧固,下端是弹性夹头,插入光纤束端头后再用下压圈紧固。上下压圈与夹座间采用螺纹连接,弹性夹头的弹性通过旋转下压圈的松紧来调整,下压圈一端的倒角与弹性夹头的倒角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可以拆卸,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它不仅可以紧固光纤束和光器件,而且可以在动态下方便地调整光纤束的纵向位置和光器件的横向位置,以便实现最佳耦合。它不仅可以用于光纤束与光器件间的连接,将夹座两端做成相同结构时可用于光纤束之间的连接,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a)为A-A′处的剖面图;图2是光纤束端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a)为B-B′处的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附图所示的方案实现。如图1所示,夹座上端的光器件放置区(2)的内螺纹与上压圈(1)的外螺纹配合,φ1是光器件放置区的内直径,调整光器件位置,使其与光纤束形成最佳配合。夹座的下端为弹性夹头(3),其端部开有分布对称的若干条槽道(图中为四条,也可以六条等),并且在端头部位有凸起的外螺纹,与下压圈(4)的内螺纹配合,端头倒角与下压圈(4)一端的倒角相配合,下压圈(4)倒角端的内径φ3小于弹性夹头的外径φ2,弹性夹头的内径与光纤束端头的外径为动配合,(5)为光纤束,(6)为光纤束端头的外套。光纤束端头如图2所示,(7)为凸起的条形定位销,它与弹性夹头的槽道活动配合,既可以使光纤束定位,也可以防止光纤束的横向偏移。光纤束直径一般为1-2mm,在与光器件耦合时需仔细调整其纵向位置,放松下压圈后,即可对光纤束的纵向位置进行方便而灵活地动态调整,直到达到最佳耦合时再旋紧下压圈。在实际工作中,可按选定的光器件及光纤束确定φ1、φ2和φ3的尺寸,再按图2所示的结构制作光纤束端头,并将端面研磨抛光,采用简单的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动态调整到最佳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30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编程包装箱包角铁皮机
- 下一篇:塑料圆筒编织袋包覆复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