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液器空气过滤器无效
| 申请号: | 91211149.6 | 申请日: | 1991-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11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功孝;陈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功孝;陈国庆 |
| 主分类号: | A61M5/165 | 分类号: | A61M5/165 |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崔滨生 |
| 地址: | 26604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空气 过滤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液器空气过滤器,更详细地说是对现有的输液器空气过滤器的改进。
病人在输液时,为了防止空气中的灰尘、纤维、细菌、微生物、微粒、悬浮物、异物等从空气管中进入液体中,目前国内有海棉过滤器和末端过滤器,但以上两种过滤器仍存在一些问题,海棉过滤器无过滤微粒、细菌、微生物的作用,而末端过滤器也存在以下问题:
1、细菌、微粒、微生物等仍然可以进入污染液体。
2、使用过程中由于液体浓度的大小或污染的液体堵塞孔径就会影响输液的流速临床护士不喜欢应用。
3、医生输液过程中经常从液体中抽出一部分静脉推注而末端过滤器起不到该过滤作用。
但由于国内多数医院因房屋条件较差,输液环境恶劣,部分病人在走廊、室外、墙下、树下等地方进行输液,加之海棉孔隙粗大,因而进入输液中的微粒个数大大超过国家标准,严重的影响了治疗和降低了药品质量,并危害了病人的身体健康。如:注射液因微粒污染使患者造成静脉炎,血管肉芽肿,肺动脉瓣闭锁不全,炎症,及过敏反应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输液器空气过滤器。它可以有效的防止空气中的灰尘、纤维、细菌、微生物、悬浮物等从空气管中进入输液中,这样可以保证药品质量,有利于治疗,避免输液过程中的药品污染和输液反应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管状壳体(1)的底部有一进气口(3),进气口(3)上有一微孔滤膜(2)。
为了达到滤除微粒和细菌,微孔滤膜(2)的微孔孔径范围在0.3~0.8微米之间。
壳体(1)的材料选用无毒聚乙烯材料。
使用时,将壳体(1)套装在输液管的空气管(4)上,由于进气口(3)上有一微孔滤膜(2),因而可防止微粒和细菌进入输液中。微孔滤膜(2)是由混合纤维素酯制成的,具有均匀一致的微孔结构,表面光滑,膜质薄,孔隙率高,阻力小,空气流通率高,不影响输液过程中液体的流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有效地防止了微粒和细菌进入输液中,经过实验表明:
加过滤器的输液情况微粒个数 海棉过滤的输液情况微粒个数
开始输液 0 0
输液2小时后 2 315
输液6小时后 2.3 507
通过上述数据表明,使用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液体基本保持液体的原有质量,输液中的微粒个数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可以保证药品质量,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并可避免因微粒进入人体所可能造成的病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尽地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1)是壳体;(2)是微孔滤膜;(3)是进气口;(4)是空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下:壳体(1)采用无毒聚乙烯制成,其形状为“管形”,内径略大于空气管(4)的外径,可使其严密的套装在空气管(4)上,壳体(1)的底部有一进气口(3),进气口(3)的直径小于壳体(1)的内径,这样可将微孔滤膜(2)放置在进气口(3)的上部。微孔滤膜(2)是由混合纤维素脂制成,微孔孔径选用0.45微米,这样可有效地防止微粒和细菌进入输液中,微孔滤膜(2)表面平滑、质地轻薄、孔隙率高,且微孔结构均匀,因此具有流通性好,不易吸附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功孝;陈国庆,未经李功孝;陈国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11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旅行用可拆卸的行李车
- 下一篇:住宅胶合纤维板加固钢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