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成对竹筷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91209276.9 | 申请日: | 199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6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2-18 |
发明(设计)人: | 洪志炘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志炘 |
主分类号: | B27L9/00 | 分类号: | B27L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幼平 |
地址: | 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对 竹筷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材加工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成对竹筷成型机。
一般卫生竹筷,在使用一次后就丢弃了,因此消耗量很大,只有依赖于自动机器大量加工制造,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量。
就典型的成对竹筷制作过程而言,从竹片到成对竹筷成型的过程中,至少需要经过二个专门的工序加工。即首先竹片要经过四面修平机的加工而获得一定厚度和宽度的长条形料筷,然后经由盛料筒收集后,再转移至成对竹筷成型机中,而将料筷逐一成型为成对筷子,就这种类型加工方式而言,操作使用上是可行的,但随着同行业激烈竞争,这种需借用人力将料筷转接过程的方式已不适应高效率大量生产的需求。
而常见的成对竹筷成型机,如台湾专利75201768号所描述的,是将料筷置于滑动杆前端,当滑动杆向前时输送料筷通过切削成型机构的第一切削组件A而切削料筷的顶面,而在滑动杆后缩移动时,利用装设在滑动杆前端的第二切削组件B拉切料筷的底面,而完成成对竹筷成品的加工,这种切削成型方式,也广泛为同行业所采用,其实用性较好,但由于其切削刀具是以主动拉切料筷成型,使滑动杆每次循环滑动行程较长,故浪费时间使效益降低。
经过多年来对竹筷成型机开发设计及改进,本发明人设计出一种足以改进上述缺失的成对竹筷成型机。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对竹筷成型机,使从竹片至成对筷子成型只需经过一道加工工序即可完成,可避免人力及空间上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对竹筷成型机,其切削过程一次完成,特别适合于大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是进一步提供一种成对竹筷成型机,其可切削竹片成一定斜宽度的料筷,增加成对竹筷的美观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成对竹筷成型机包含有:一供料单元、一压送机构及一切削单元;其中:
该供料单元,是用以逐次将竹片按顺序地滑移至该压送机构上;
该压送机构,是用以稳定压送竹片向该切削单元滑移;
该切削单元,包含有第一切削刀具组、第二切削组件、第三锯切组件;其中该第一切削刀具组,包含有二旋转刀具,是用以切削竹片成一定厚度;该第二切削组件,包含有二旋转刀具、一开合机构,其中该二旋转刀具枢轴地连在该开合机构上,是用以切削竹片成一定斜宽度,经过上述切削步骤后,形成一定厚度、一定斜宽度的料筷;该第三锯切组件,包含有一锯切刀具、一顶持机构,其中该锯切刀具是枢轴地连在该顶持机构上,用以将料筷锯切成双支连体的成对竹筷。
以下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作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制成的成对竹筷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图2的正视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切削组件的刀片侧视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切削单元的第二切削组件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仅示其右半部,其左半部是与右半部对称布置。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切削单元的第三锯切组件结构侧视图。
图7是图6的顶视图。
首先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成对竹筷成型机所制成的成对竹筷流程是由预定长度的竹片(A1)被切削成一定厚度,且上、下面均有相对应不连通的凹沟的竹片(A2),而后又被切削成一定斜宽度的竹片(A3),而形成一定厚度、一定斜宽度的料筷(A4),最后再经过一道分割缝加工手续而制成成对竹筷(A5)成品。
请参阅图2至图7,本实用新型竹筷成型机大体上包含有:一机台(10)、一传动单元(20)、一供料单元(30)、一压送机构(40)、一第一切削刀具组(50)、一第二切削组件(60)、一第三锯切组件(70)等组合而成,其中:
该机台(10)、是由多块钢板(11)以焊接方式组合而成,其大致呈长形体。
该传动单元(20)是设置在该机台(10)上,包含有一马达(21)及一减速装置(图上未显示),用以提供给其他各单元运转的动力。
该供料单元(30)包括一盛料筒(31),其内部具有导向斜板(32)是用以引导竹片(A1)排列向下滑动;二拨动轮(35)是位于该盛料筒(31)出口处,用以发动竹片(A1),使其顺利地按次序滑至定位槽(36)处,等待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志炘,未经洪志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92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