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耕播机无效
| 申请号: | 91208939.3 | 申请日: | 1991-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51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15 |
| 发明(设计)人: | 黄军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军干 |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 |
| 代理公司: | 渭南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水霞 |
| 地址: | 714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耕播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农用机械,尤其适应于拖拉机牵引的耕作点播作业机。
现有的农用机械,大多数耕作和播种由不同机械完成,增加了作业次数,同时完成耕播的机械以条播为主,而点播机械多为非动力机械或精密机械,不适应大田作业。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耕作灭茬点播作业一次完成的机械,也可只耕不种,播种的株行距可调,播深可调。
设计方案如下:由牵引机带动机架,机架上有悬挂铧犁和播种机,播种机由一行走地轮带动,播种机内有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根轴分别由轴承固定在机壳上,水平轴的一端通过链条与地轮相连,另一端固定有一个立拔齿盘,该立拔齿盘与固定在竖直轴下端为平拔齿盘相齿接,竖直轴的上端固定有一平拔种盘,该拔种盘分别与料斗下的种子分配器和下种口相连通,即拔种盘转动时,可将料斗内的种子拔到下种口,下种口又与播种犁相连通。通过调整立拔齿盘和平拔齿盘的拔齿比就可达到调整株距的目的。播种深度的调整是通过调节播种犁的固定高度来调节。
该耕播机可在生茬地灭茬,播种两种作业一次完成,株距、行距、播深、排种量各项指标均可调整,适应于玉米,豆类的播种。
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该耕播机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耕播机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播种机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立拔齿盘。
图4为拔齿。
图5为平拔齿盘。
图6为拔种盘。
图7为种子分配器。
如图1所示,机架1为三角形结构,在其长边上固定有三个中耕铧3,机架的前方横杆上固定有牵引杆13、14,播种机18通过铰销15支撑铰接在机架上。播种机的动力轮10通过链条9与行走轮2的同轴链轮4相接,行走轮2的中心轴固定在一个立杆5上,该立杆又与播种机壳上延伸的横杆6相固定,横杆又被固定在机架上的两根竖直档杆8左右限定,横杆只能在档杆中间上下移动,档杆上有可移动的销眼和销子,以调节横杆的移动高度。该横杆的高度决定着行走轮的高度和耕翻的深度。
在第一中耕铧的后侧固定有一个高度可调节的播种犁12,由软管11连接播种犁和播种机的下种口30。
播种机的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在料斗下连接有一个种子分配器17,种子分配器见图7,并固定在机壳18上,种子分配器17底部紧接着一个拔种盘20,拔种盘固定在竖轴22的上端,竖轴由轴承29固定在机壳上,竖轴的下端固定有一个平拔齿盘23,并与固定在水平轴26上的立拔齿盘24相齿接,水平轴由轴承28固定,轴的另一端为动力轮10,大水平轴上还设有离合器拔叉32,通过离合器可以使平拔齿盘23与立拔齿盘24相齿接或断开。当牵引机牵引该耕播机作业时,行走轮通过链条9带动动力轮10转动,此时与动力轮同轴的立拔齿盘24间歇拔动平拔齿盘23转动,并带动平拔种盘20间歇转动,平拔种盘通过种窝21将种子由分配器内间歇拔到下种口30内,经导管19和播种犁渗入土中。表现为明显的分窝拔种。
拔种盘的结构见图6,由竖轴22将播种盘固定在播种机18的上壳上,拔种盘上有若干种窝21,拔种盘的外围有突出机壳的固定档圈31,在机壳上有下种口30,当某一种窝转止下种口的位置时,种窝内的种子便由下种口溶入导管19由软管11下到土中。
种子分配器17的结构如图7所示,由两个同心圆组成,在同心圆柱之间有档拔和档板下的种子通道,种子分配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档板将分配器分为数个小室,料斗仅与分配器的某一个小室相通,在拔种盘21的转动下,由分配器的各级档板将种子分配在一个个种窝内,经下种口30下种,依次往复,减小破子率。
平拔齿盘23与立拔齿盘24的拔齿比的调节,可以将某一拔齿盘的拔齿设计为活动的,如图3-图5,图5为一平拔齿盘,其拔齿为固定不动的,图3为立拔齿盘,图4为立拔齿盘的活动拔齿,在立拔齿盘24上有若干可固定在拔齿25的孔33,固定立拔齿的数目越多,拔齿比愈大,播种的株距愈小。
作业时,该耕播机可在生茬地直接中耕和播种,其后还可带上耙或耱。当土地不平时,因行走轮本身连接的横杆可上下移动,使行走轮可始终保持与土地接触,以保证播种机的动力来源,避免断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军干,未经黄军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89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