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早拆模板支撑头无效
申请号: | 91207885.5 | 申请日: | 199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0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2-11 |
发明(设计)人: | 付一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第四建筑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0 | 分类号: | E04G25/00 |
代理公司: |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科学技术开发服务中心专利代理处 | 代理人: | 郝晓方 |
地址: |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板 支撑 | ||
一种早拆模板支撑头,属于建筑模板构件。
在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中,作为现浇楼板承重与养护的架料模板系统的操作方法和周转速度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施工的质量、工期及成本。目前,国内现浇混凝土早期拆模技术中使用的早拆模板柱头(中国专利申请号89208740.4)的局限性较大,只适用于钢木组合模板体系,一些施工部门必须重新购置全套钢木组合模板而将原有的其它架料模板闲置不用,才能进行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早期拆模施工,这势必大大增加工程成本。此外,由于现有的这种早拆模板柱头是通过柱头上梁托的翼缘与模数固定的桁架梁端头挂接,所以对支撑的摆放位置要求非常苛刻,而且当所建房间的进深与开间不同时,不仅使楼板与墙面转角处的零星拼模处理繁琐,还会造成模板与模板,模板与桁架梁,模板与柱头,桁架梁之间的接缝较多,使得混凝土楼板底面的平整度受到影响。又由于这种柱头是通过水平敲击使托板平移来实现梁托并带动桁架梁下降的,所以操作过程中的振动较大,如果接缝处理不甚,产生漏浆时,还可能使托板移动受阻,给施工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与不同架料模板体系配合使用,可灵活布置架梁、模板,施工操作安全简便的早拆模板支撑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用螺旋式下降代替了现有的敲击式下降。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早拆模板支撑头结构示意图,
其中:1.顶板;2.调节杆;3.梁托;4.垫片;5.调节螺母;6插座;7.插头;
图2为早拆模板支撑头使用原理图,
其中:8.调节缝板;9.多层板;
图3为早拆模板局部布置示意图
由图1所示早拆模板支撑头主要由7个部件构成,在使用时,将早拆模板支撑头的插头(7)插入垂直支撑中,顶板(1)顶在调节缝板(8)处,主梁放在梁托(3)上,次梁布置在主梁上,通过调节螺母(5)和调节杆(2)使架模系统布置如图2(a)所示。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将调节螺母(5)下调10--15公分,使梁托(3)下降,主梁、次梁和多层板(9)也相应落下,见图2(b)所示,这时支撑头顶板(1)与调节缝板(8)仍保持不动,支撑住混凝土楼板,拆下的主、次梁及多层板即可用于周转,待楼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100%时,再拆除支撑和调节缝板。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旋式升降,而且梁托的底面还可按特定要求设计成台阶状,因此,垂直方向可根据现场使用多层板厚度及主、次梁高度的不同,灵活调节架模系统的竖向高度。又由于在水平方向上,主、次梁可以通过梁托进行交叉搭接,见图3所示,这样就可根据房间进深及开间的不同,将边角的零星拼模根据支撑布置的需要转移至调节缝板处,克服了有梁楼板和变截面楼板板底标高不同以及边角零星拼缝时,给支模带来的诸多麻烦问题,使现浇楼板架模系统的布置更加灵活方便,并且有效地减少了楼板接缝,提高了施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各种现浇楼板施工中所用的架料模板支撑系统,如杜卡体系、利建模板体系,钢管脚手架和门型架等等,只需在这些架模系统的支撑中插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早拆模板支撑头,便可达到早拆的目的。即节约了大量的架模投资,降低了工程成本,又缩短了施工工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第四建筑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第四建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78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