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循环球—导槽式转向器无效
| 申请号: | 91207864.2 | 申请日: | 1991-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23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奎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2D3/08 | 分类号: | B62D3/08 |
| 代理公司: | 清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邸更岩 |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循环 导槽式 转向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转向 系统中一种循环球式转向器,可用于中型以下的各种长头车辆。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循环球式转向器,无论是等速比转向器或变速比转向器,虽然几经改进,但其基本结构(螺杆-螺母付,齿条-齿扇付和转向摇臂等),并无重大变化。例如日本特许昭47-9774号,除保留了原结构中的螺杆-螺母付和转向摇臂之外,还利用齿条与非圆齿扇啮合付代替上述结构中的齿条-齿扇付。尽管可以获得一定范围的可变速比特性,但其基本结构,并未得到简化。而且非圆齿扇的加工,也比较复杂。中国专利CN85100100号,“汽车变速比循环球式转向器”,同样保留了原有结构中的螺杆-螺母付,利用一个齿扇和另一个偏心齿扇相啮合,代替原结构中的齿条-齿扇付,可以获得较大范围的可变速比特性。尽管这两个渐开线齿形的齿扇加工比较简单,但其基本结构仍没有得到简化。
因此,在循环球式转向器的现有技术中,无论是等速比还是可变速比循环球式转向器,由于受到其基本结构的限制,构造仍然比较复杂,制造成本也比较高。此外,由于齿条齿扇付或齿扇和齿扇付的齿面摩擦损失,使传动效率也受到一定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提供一种传动效率较高的导槽式等速比或变速比转向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壳体,螺杆,螺母以及夹在螺杆和螺母之间的滚珠,在螺母上加装一导轴,并在壳体上开有相应的导向槽。该导轴穿过壳体上相应的导向槽与壳体外的转向直拉杆相连。当方向盘带动螺杆旋转时,滚珠便推动螺母和其上的导轴沿着壳体上的导向槽所确定的轨迹进行运动,从而推拉壳体外的转向直拉杆,实现转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导向装置代替了原结构中的齿条齿扇以及转向摇臂等复杂构件,因而既简化了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齿面间的摩擦损失,提高了传动效率。此外,由于导向槽可以加工成不同形状,所以在其它结构不需要改变的情况下,可以获得等速比或变速比转向器,因而改善了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及实施例给出。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附图2为具有不同形状的导向槽的示意图。
附图3为图1的A-A剖面。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部密封时采用的波形套和皮碗密封圈安装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实施: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壳体[1],螺杆[2],螺母[3]以及夹在螺杆和螺母之间的滚珠[4]。在螺母[3]的下面增设一导轴[5],在壳体[1]上开有相应的导向槽。导轴[5]端部的球销,穿过壳体[1]的导向槽[8]与壳体外部的转向直拉杆[11]相连。为装拆方便,该导轴与螺母之间成螺纹连接;而另一端与转向直拉杆成球铰连接。当方向盘带动螺杆[2]转动时,滚珠[4]便推动螺母[3]和其上的导轴[5],沿着相应的导向槽 所确定的轨迹进行运动,并由导轴端部的球销推拉转向直拉杆[11],实现转向。
壳体[1]上的导向槽可开成直线导槽[8]或曲线导槽[8′]。如果导轴[5]沿着壳体[1]上的直线导槽[8]运动时,则其速比不变,即为等速比转向器;若沿着曲线导槽[8′]运动时,由于螺母[3]沿着螺杆[2]轴向移动的同时,又绕着螺杆[2]轴线旋转,其结果,改变了螺母[3]的轴向移动量,使速比发生了变化,因而可获得变速比转向器。
为了自动调整和消除导向槽[8]或[8′]与导轴[5]之间的间隙,并提供适当的阻尼,应把导向槽[8]或[8′]的槽口制成斜面;并在导轴[5]上装有导块[7]或[7′]。导向槽为直线导槽时,导块[7]呈楔形导块,导向槽为曲线导槽时,导块[7′]呈锥形导套。通过予压弹簧[6]的作用,使导块[7]或导套[7′]紧紧地与导向槽[8]或[8′]的斜面槽口相接触。这里把导轴[5],导向槽[8]或[8′],导块[7]或导套[7′],予压弹簧[6]等,称之为导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以油脂润滑,为防止灰尘及其它东西落入壳体内,壳体外可用波形套[9]密封。若导轴[5]沿曲线导向槽[8′]运动时,要求波形套[9]既能轴向伸缩又能周向旋转,故波形套[9]的端部有皮碗密封圈[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78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