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频交变电磁场水处理器无效
| 申请号: | 91207758.1 | 申请日: | 1991-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40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磊;魏少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小磊;魏少瑛 |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05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变电 磁场 水处理 | ||
普通水经磁场处理后,水分子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水的电导率、溶解度、溶解氧、表面张力等明显增大,水中氯离子和氟离子含量、水的硬度及水分子缔合度则明显降低。同时,磁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水中的铅、汞、镉、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溶出钾、钠、锶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饮用经磁场处理过的磁化水后,就会对人体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另外,经磁场处理后的水还能除掉容器中的水垢。但是当水中含有过量的细菌和藻时,经磁场处理后的水还是不能被人饮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即能使水磁化,又能杀菌灭藻的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由主机和副机二部分组成,主机经导线与副机连接,主机外壳固定在副机管壳顶端。
主机是产生高频电压的电源设备,由电源、放大、振荡、输出、控制和指示部分组成。电源发出的电流经放大、振荡后由输出部分输出,并经控制和指示部分来控制和显示。
电源由变压器和桥式整流器组成,主要作用是降压和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
控制部分由开关及可变电容组成,主要是控制各个部分的启动和停止运动及输出功率大小的调整。
指示部分由指示灯组成,用来显示仪器的工作情况。
振荡器是把已经过整流的直流电变成一定频率的高频电。
输出部分由输出线圈和输出电容组成,是把振荡部分的能量反馈并输出给副机对水发生作用。
副机是使水通过,由外加高频电场和外加磁场的作用而改变水的性质的装置。由管壳、螺线管(环)、铜棒(管)、硬塑料(电胶木)管塞等组成。
管壳是由无缝铁(钢)管制成的圆柱状壳体,壳体外侧套(绕)有螺线管(环),当电流通过螺线管(环)时,管(环)内就会产生磁场,水从管壳内一流过,就会被磁场磁化。另外,管壳本身是一个电极,铜棒(管)本身是另一个电极,当铜棒(管)经过绝缘处理后,铜棒(管)与管壳就构成了一个封闭的电容器,当水流过时,就会被电容器内的高频电场所处理。
本实用新型是由螺线管(环)部分产生磁场,主机部分产生高频振荡通过副机对水进行处理的。它有效地解决了磁化水不能杀菌灭藻的问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不占地、便于运输、安装简单、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可长期连续工作及对水质、环境均无污染等优点。其杀菌灭藻的原理是:在高频电场中,细菌和藻体内的蛋白质会凝固,从而造成细菌和藻的死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本实用新型主机剖面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副机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整机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示意图;
下面结合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构造和内容。
如图1所示,主机的构造为:在壳体(1)上分别安有电源指示灯(2)、工作指示灯(3)、调谐旋钮(4)、电源开关(5)和电源插座(7)。在壳体内装有电源变压器(9)接分立件组装板(10)接高频变压器(11)接调谐电容器(8)
如图2所示,副机的构造为:在副机管壳(12)外侧套(绕)有螺线管(环)(6),螺线管(环)(6)两端线与电源插座(7)相连接。在副机管壳(12)内装入经过绝缘处理后的铜棒(管)(13),铜棒(管)(13)固定在硬塑料(电木)管塞(14)上,并于管塞上加有下胶垫(15)和上胶垫(16),铜棒(管)(13)经导线(17)与主机壳体(1)内高频变压器(11)的高压端相连接,高频变压器(11)的低压端接地(接在主机外壳或副机管壳上)。管壳(12)与出水管(18)轴线垂直,与进水管(19)轴线同轴。
如图3所示,整机构造为:把主机机壳(1)固定在副机管壳(12)的顶端,由高频导线(17)把副机内的铜棒(管)(13)与主机内高频变压器(11)的高压端连接起来;副机管壳(12)上的螺线管(环)(6)的两端线与主机壳(1)内的电源插座(7)相连接。
如图4所示,电路图中电阻R1-R8均为10欧至10兆欧之间的电阻
C1-C14均为10P至20u的电容
K1-K6均为耐压10V至5000V的二极管
W1和W2均为1至1000MHz的晶振
M1和M2均为耐压10V至5000V的场效应管
图5中:(21)主机,(22)副机,(23)螺线管(环),(24)阀,(25)阀,(26)电源插座,(27)螺线管(环)与电源插座的连接导线,(28)进水管,(29)出水管。图中箭头所示为水流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小磊;魏少瑛,未经李小磊;魏少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77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