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式蓄电源无效
申请号: | 91206221.5 | 申请日: | 199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96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2-25 |
发明(设计)人: | 毕九如;黄建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九如;黄建铃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2J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式 电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充电式蓄电源,适用于作各种临时备用电源,尤其是供小型收录机用的可携带,可多次充电的蓄电源。
随着小型家电产品的普及,对低电压,特别是1.5~6V之间的直流电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如各种小型携带式收录机,目前采用的直流电源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使用一次性干电池,一般使用5号干电池或叠层电池,由于其储能小,使用时间短,而且又不能重复充电使用,因而使用寿命短,需要不断更换干电池,废弃的电池已成为全球性的一种浪费和公害。二是可充电式镍镉电池,这种电池目前在市场上已随处可见,但其价格较高,使用完毕后需另配充电器进行充电,很不方便,另外镍镉电池含有一定量的毒性,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并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利用变压装置,将家用220V交流电源直接转换成为所需电压的直流电供用,即通常所说的稳压器,但这种稳压器离不开220V交流电,不能作携带使用,所以使用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能多次充电并可供电使用的携带式小型蓄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即在充电壳体内放置有可充电蓄电池,在壳体上设置有输出电源插座(插头)和选择开关装置,充电插头和电源插座均通过选择开关装置与蓄电池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下述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完成,在壳体上设置有照明灯座,内装有照明灯泡,该灯座也通过选择开关装置与蓄电池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选择开关装置是在壳体的边壁上开设有滑槽,装设在边壁内的开关键,其上的按块凸出在滑槽外,开关键上另设有凹槽与边壁内设置的三个凸台阶相配合,而开关键底部固连的一组接触簧片接触于与边壁平行设置的开关底板,该开关底板上设置有二组平触片和一组凸触片,平触片可与接触簧片相接触,而凸触片则可与开关键前端部上固连的充电插头相接触,该充电插头可从壳体上开设的插孔中伸出或缩进。
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方框示意图。
图4是开关键处于充电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开关底板上三组平触片的位置示意图。
图6是充电电路原理图。
下面将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介绍:参见图1-图2,在长方体的壳体1的左边放置有二节全封闭免维护蓄电池2,左边固定有印刷电路板3,而在右侧壁上分别安装有照明灯座4,输出电源插座5,以及选择开关装置6和充电插头7,照明灯座4内安装有照明灯泡8,其线路的连接参见图3,照明灯座4,输出电源插座5,充电插头7与印刷电路板3相连后分别通过选择开关装置6与蓄电池2相连。另在壳体1的背部用螺钉18固定有挂攀19,用于挂附在腰带上。上面所述的选择开关装置6是与充电插头7相连接在一起的,其具体结构参照图4-图5所示,在壳体1的边壁上开设一条滑槽9,装设在边壁内的开关键10其上的按块11凸出在滑槽9外,开关键10上另设有凹槽与边壁内设置的三个凸台阶12相配合,使开关键10能处于三个不同的位置,开关键10的底部固连的一组接触簧片13接触于与边壁平行设置的开关底板14,开关键10在接触簧片13的作用下紧贴壳体边壁,使开关键10上的凹槽与三个凸台阶12相配合,开关底板14上设置有二组平触片15和一组凸触片16,接触簧片13可与二组平触片15相接触,凸触片16则可与开关键10前端部上固连的充电插头7相接触,而该充电插头7可从壳体上开设的插孔17中伸出或缩进。上述的开关底板14实际上是一块印刷电路板,其上的二组平触片15分别为BB′和CC′、DD′两组,而一组凸触片16则为AA′,当处于充电位置时,开关键10处于最下部一个位置,此时,只有凸触片16即AA′与充电插头7相接触,充电插头7伸出在壳体1外,只要将充电插头7插入在220V交流电插座内,即可对蓄电池2充电。当处于照明位置时,开关键10处于中间一个位置,此时,只有平触片15中的BB′与接触簧片13相接触,导通照明电路,使照明灯泡亮,当处于供电位置时,开关键10拨至最上部一个位置,此时只有平触片15中的CC′、DD′与接触簧片13相接触,将电源插座5与蓄电池2接触,即可供出低压直流电。具体充电电路和线路连接参见图6所示,充电电路采用电阻,电容分压后再由桥式整流器整流并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图中C1=C2=0.047μ,R1=R2=500KΩ,R3=22KΩ,D1~D4和D6~D8为4003二极管,D5为发光二极管,V1为3.8V灯泡,E为蓄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九如;黄建铃,未经毕九如;黄建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62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药物夹层的服装包装盒或袋
- 下一篇:一种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