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沥青渣油加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1205540.5 | 申请日: | 1991-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20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廷国;巩大安;刘国营;苗风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公路总段沥青一库 |
| 主分类号: | C10C3/12 | 分类号: | C10C3/12 |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于兆惠,申玉玺 |
| 地址: | 453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渣油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沥青渣油加热装置,适用于沥青或渣油的脱水升温。
以往的沥青或渣油加热脱水时,“溢锅”(指大量出现泡沫)现象十分严重。这是因为沥青中含有一定量的水份,当被加热至100-125℃时,水份汽化,水蒸汽被沥青薄膜间壁包裹,形成大量汽泡,体积急剧增加,超过容器限度,造成外溢。解决的办法是机械搅拌打沫或加活性剂消沫,这些方法虽然有效,但成本高,用工多,效率亦低。
本实用新型旨在给出一种新的加热装置,使沥青或油渣在加热之后所产生的汽泡不需要任何外力或使用活性剂自行消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加热容器的上部设一锥形盖板,盖板顶端留有泡沫通道,通道上端置一撒油盘,撒油盘底部有多个小孔,热油可以从小孔下流到锥形盖板上,锥形盖板的最低处四周设有回流管,通向加热容器底部,聚集在锥形盖板上的油从回流管回流至加热容器中。
附图1为沥青渣油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加热容器1为钢板制成,在加热容器1的下部安装管式换热器2,通过换热器2为沥青或渣油的加热脱水提供热源。加热容器1的上部盖以锥形盖板3,该盖板3的顶端留有泡沫通道5。撒油盘4位于泡沫通道5上部,和泡沫通道5连接。撒油盘4的下部均匀排列有多个小孔,在它的最低位置的四周设有回流管6,回流管6的下端开口在加热容器1的下部,可将锥形盖板3上聚集的油回收到加热容器1的底部。沥青或油渣从进口7进入加热容器1内,加热脱水后从出口8流出。当高温蒸汽进入换热器2后,热量传导给沥青或油渣,温度达100℃以上时,液面出现泡沫且不断增高上升,以致上升到泡沫通道5的顶端漫到撒油盘4上。由于撒油盘4的底部有多个整齐排列的小孔,泡沫即从小孔中通过拉成很细的油线向下坠落到锥形盖板3上。在拉线的同时汽泡由球体变为椭园体破裂。汽泡不断产生,同时又不断破裂。油聚集在锥形盖板3的最低位置四周后,顺回流管6流回加热容器1的下部。通过上述过程,使沥青或渣油中的水份蒸发,油温提高。
本实用新型可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沥青或渣油加热过程中勿须人工监视、消沫,节省能源,降低成本,且无跑、冒现象,减少了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公路总段沥青一库,未经新乡公路总段沥青一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55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