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式射出成型机模具夹持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1204087.4 | 申请日: | 1991-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60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焜斌 |
| 主分类号: | B29C45/06 | 分类号: | B29C45/06;B29C45/64 |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世长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射出 成型 模具 夹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式射出成型机模具夹持装置。
为了有效缩短射出成型机单位产品射出过程所耗用的时间,射出成型机组的型态,已由最传统的左右推送开关模射材料方式,演化至今日以大型旋转盘同时布置多组可顺序控制操作射料的模具机组,以顺序旋转转盘输送盘面上的模具至射料口,并顺序进行射出作业,这种方式的射出作业,有效缩短单件产品成型的作业时间。上述的旋转式模盘上的模具及其夹持装置,由于和左右推送方式有区别,因此,在射料口相对位置的旋转式模盘下方,设有一支撑模具的模斗,该模斗可于射料之前,升顶至模具的下方,使模具在射出作业过程中,得以稳固地被支撑在模斗之上,然而,现有模座(具)及模斗的型式,均沿用以往左右推送的方形模块,而将模座直接跨结于旋转盘上各模具设定的模斗升顶孔处,而无论模座,模斗或模斗升顶孔的外形均采用方形设计,因此,在园周盘面上布置时,由于方形直角边的限制,使得各相邻模具间的距离,因须保持各模具直角边不相干涉,而需较大的分隔,因此,单一旋转盘上的模具数受其限制,无法排列过多,所以旋转盘每旋转一周所能制出的产品数受到相当的限制,在单一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在旋转盘的传动上,也花去较多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同样单元盘面上布设更多的模具组,使得每一模具的操作置换时间缩短,且每旋转一周所制出的产品数量得以相对增加,进而旋转盘的尺寸可作适度的缩小,使单一机具占用空间相对减小的一种旋转式射出成型模具夹持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显著的,本实用新型将模具夹持装置加以适度改进,能在同样单元盘面上布设更多的模具组,使得每一模具的操作置换时间缩短,且每旋转一周所制出的产品数量得以相对增加,进而旋转盘的尺寸可作适度的缩小,使单一机具占用空间相对减小,以利于在有限空间陈设更多机具,增加产量,提高生产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
图1为一种旋转式射出成型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要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传统式旋转盘上模具的配置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盘上模具的配置状态图。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旋转盘(1)及模斗(2),旋转盘(1)的盘周面上布设有适当数量的模具升顶孔(11),且该模斗升顶孔(11)的向轴心端两侧边,设置有适当的倾斜角(111)、(112),模具(3)则跨架于该升顶孔(11)之上,对应于射料口旋转盘(1)下方,设有一用于夹持模具(3)的升顶模斗(2),该升顶模斗(2)的向轴心两侧边,设置有与升顶孔(11)的倾斜角(111)、(112)相对应的倾斜角(21)、(22),这样模斗(2)在升顶孔(11)间进行升顶作业可以顺利完成。参见图3~4,模斗(2)与升顶孔(11)的向轴心端分别设计有倾斜角(21)、(22)、(111)、(112),能使各相邻模组在更接近的状态下配置,如此,在相同大小的旋转盘上,本实用新型的模组配置数将相对增加,并且由于各模组之间的距离缩短,每转移一模组的时间,自然也得以缩短,因而,将有助于单位时间内产量的增加,而且在设置相同数目模组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盘,将由于模组间距缩短,达到盘面缩小的效果,由此在有限空间之间,将可设置较多部射出成型机,以增加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焜斌,未经刘焜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40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蚕用节能安全炉
- 下一篇:金属门窗玻璃的快速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