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排气消声器无效
| 申请号: | 91203816.0 | 申请日: | 1991-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84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金晖;夏来庆;汪均培;郑洪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1N1/02 | 分类号: | F01N1/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法高 |
| 地址: |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排气 消声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声器尤其涉及内燃机排气消声器。
内燃机的排气噪声是内燃机所有单一声源中最主要的噪声源,降低排气噪声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排气管路中安装消声器。我国目前使用的内燃机消声器大多数消声量低,不能满足噪声控制法规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噪量大而功率损失少的内燃机排气消声器。
下面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图1是端面进气内燃机排气消声器的示意图。
图2是侧面进气内燃机排气消声器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它依次具有扩张腔Ⅰ、Ⅱ、Ⅲ,共振腔Ⅳ,并设有不同长度的消声管1、2、3、4,消声管1两端分别与内燃机排气管和扩张腔Ⅰ相通,消声管2两端分别与扩张腔Ⅰ、Ⅲ相通,并穿过扩张腔Ⅱ,消声管3两端分别与扩张腔Ⅱ、Ⅲ相通,消声管4两端分别与扩张腔Ⅱ和大气相通,并穿过扩张腔Ⅲ和共振腔Ⅳ,消声管4在共振腔相应位置上开有小孔并与共振腔相通。消声管1设在扩张腔Ⅰ的端面或侧面。
排气流径路线是,排气从端面或侧面通过消声管1进入Ⅰ腔扩张,然后经消声管2进入Ⅲ腔膨胀,再经消声管3回流到Ⅱ腔膨胀,最后流入消声管4,消声管4在Ⅳ腔相应位置上有几排小孔,排气流经共振腔Ⅳ之后排入大气。
排气流经消声器三次进入扩张腔膨胀,气流在腔内的流向也都发生变化,再经共振腔后排入大气。通过消声管和扩张腔的组合,由于管道截面突然扩张,管道声波在截面突变处向声源反射、产生相位干涉;而气流的流向变化和共振使气流的摩擦损失大、声能耗散大、因此,能取得好的消声效果。由于排气的气流流动采用轴流的方式,气流流动阻力小。因此内燃机的功率损失小、燃油消耗的增加也小,且消声器的加工工艺简单、制造容易。
内燃机使用该排气消声器后,排气噪声下降明显。和空管相比,降噪量可达24dB(A),而功率损失和燃油消耗率增加均不大于1%。它不仅可用于移动式内燃机的排气消声也可用于固定式内燃机的排气消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38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