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断轨检测器无效
| 申请号: | 91203021.6 | 申请日: | 1991-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3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宪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铁路分局天津工务段 |
| 主分类号: | E01B35/00 | 分类号: | E01B35/00 |
| 代理公司: | 铁道部科技情报所铁路专利咨询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吕东明 |
| 地址: | 30025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断轨 检测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线路检测设备,特别适用于铁路工务部门对有轨道电路线路区段断轨、短路的检测和维修时的安全防护。
目前铁路工务部门维修线路的检测仪器不多,在有轨道电路区段检测线路断轨、短路故障最常用的仪器是万用电表,它是通用的测试仪表,不能满足现场工作的需要,主要缺点是:仪表的测量端子难与钢轨联接,不防震、防潮,仪表有电源,用途单一使用烦索等不适用铁路工务部门在露天铁路线路上作业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仪器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适合铁道工务部门对有轨道电路线路区段断轨、短路的检测和安全防护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由两个磁附触头、A/D转换器、恒流源电路板、显示器、机箱、非常开关、导线等组成,磁附触头通过导线与A/D转换器、恒流源电路板的输入端相接,显示器与线路板的输出端相接,非常开关并联在输入端之间,磁附触头外有绝缘壳内镶嵌有永久磁铁,磁极与导线相通,其中一个触头安装在机箱底面上。
现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
图1为多功能断轨检测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功能断轨检测器的电气原理方框图。
图3为A/D转换器、恒流源电路板示意图。
图4为多功能断轨检测器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磁附触头 2、导线(钢卷尺)
3、机箱 8、A/D转换器
4、非常开关 9、恒流源
5、显示器LED 10、蜂呜器
6、电路板 11、照明开关
7、钢轨 12、照明灯
一种多功能断轨检测器是由两个磁附触头1、A/D转换器、恒流源电路板6,显示器5,机箱3,非常开关4,导线2组成,磁附触头1通过导线2与A/D转换器、恒流源电路板6的输入端相接,显示器5与电路板6的输出端相接,非常开关4并联在电路板6输入端之间,磁附触头1外有绝缘外壳内镶嵌有永久磁铁,磁极与导线2相通,其中一个触头1安装在机箱3的底面上。
A/D转换器、恒流源电路板6是独立的分离件安装在机箱3内,A/D转换器是由电容器C1、C2、C3、C4和CMOS集成电路块中1、2、3、4、5脚所构成,恒流源是由电阻R、场效管T和CMOS集成电路块中6、8脚所构成并安装在电路板6上,电路板6的输入端通过导线2与磁附触头1相接,还并联有非常开关4,输出端与显示器5相接。
多功能断轨检测器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使用时把2个磁附触头1分别放在两条钢轨7上,借助触头1磁力与钢轨7紧密接触,当轨道电路正常工作时,轨道钢轨7上的轨道电流通过触头1经导线2流入电路板6的输入端,通过A/D转换器、恒流源后从输出端输出恒流,点燃了与其相接的LED显示灯5,如果轨道电路出现断轨或短路时轨道钢轨7上没有轨道电流,检测器的输入端也没有信号,LED显示灯5不亮。
非常开关4用于线路维修工作需要防护时,需要前方列火停车时,把开关4闭合,让两条钢轨的轨道电路通过导线2短路,使线路上的信号灯变红,使前进中的列车停车。
多功能断轨检测器有以下几种用途:
1、断轨时使用
当钢轨折断时,现场工人凭眼力观察,寻找断轨处,在给定时间内恢复线路正常很困难,如果使用检测器就很省时间,采用优选法,先快速在故障区段取二分之一处,用检测器检测,当显示器LED发光,说明二分之一处至信号源方向(顺列车运行方向)无钢轨断裂,则再取迎列车方向那一段的二分之一,以此数推直到断裂处止。反之,初测无光显示,则顺列车运行方向按上述方法寻找。
2、在正常施工中的使用。
在线路上施工时,常发生对轨道信号瞬间干扰(联电短路),由于排除快,危害不大。但是有时并非有意而造成长时间封闭信号,又无法查觉,会造成不良后果。随着养路机械的普遍使用,除了加强对机械的日常保养外,在施工中利用检测器可以及时的发现联电短路现象,判断方法是,有显示说明施工中没有发生轨道电路联电短路,反之,则应马上查找原因,以免造成停车事故。
3、人为短路信号防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铁路分局天津工务段,未经天津铁路分局天津工务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30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