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发电的减温减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02964.1 | 申请日: | 199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5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集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集中 |
主分类号: | F01K23/04 | 分类号: | F01K23/04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曲靖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永昌 |
地址: | 64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电 减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利用热电厂中温中压锅炉富余的新蒸汽驱动次中温中压(或低温低压)汽轮发电机的减温减压装置。特别适于小型火力发电厂应用。
减温减压装置在热力发电厂中,通常的作用是以下几方面:1、对外供热系统中用于补充汽轮机抽汽的不足,在汽轮机检修或意外事故停用时,将锅炉的新蒸汽减温减压,以保证热用户的用汽。还可作备用汽源。2、在大容量中间再热式汽轮机组的旁路系统中,当机组启动,停机或发生事故时,可取调节和保护作用。3、电厂中装设的点火减温减压器则是用于锅炉点火时排汽,一般的减温减压器要满足进入该设备的最低蒸汽流量不低于额定蒸汽通过量的50%,才有较好减温减压效果,且有30~35%的喷水在该设备中不能完全汽化蒸发,需经疏水器排出。
一般的小型火力发电厂,既有中温中压参数的汽轮发电机组及其配套锅炉,又有次中温中压参数(或低温低压参数)的汽轮发电机组及其配套锅炉,而次中温中压锅炉(或低温低压锅炉)的热效率低于中温中压锅炉其标煤耗又高于中温中压锅炉。而中温中压锅炉,往往有相当数量的多余新蒸汽可供利用。但是正如前所 述,一般经减温减压装置处理后,作上述四个方面的用途。因此,对减温减压装置的要求及其调控机构的要求,均不严格,也不需考虑进入混合器的水量的多少和是否完全汽化。若用其作为发电用减温减压装置,则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减温水供给管路不利于调控;调控机构不灵敏;其测量元件延迟惯性大、动态特性差,导致进入过热器的蒸汽热焓变化频繁,且幅度大。调节对象容量小,飞升速度快,当负荷变化较大时,满足不了需要。而汽轮机对进汽蒸汽的压力和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只允许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变化,尤其是减温水控制不好,就会造成蒸汽温度偏差超过允许值,威胁汽轮机的安全;减温水的汽化管路与混合器的配合不能使减温水有充分的汽化条件。因此,现有减温减压装置不论是减压后蒸汽压力调节控制机构,减温后蒸汽温度调控机构,均不适应将中温中压锅炉的多余新蒸汽直接用于驱动次中温中压(或低温低压)汽轮机发电的需要。
现有技术的减温水系统是由一个三通式减温调节阀分三路分别连通为减温水水源供给管路、多余减温水排往除氧器的管路、与文丘里管的减温水喷嘴相连通的减温水管路,后者经喷嘴进入文丘里管及与之为一体的混合器,从混合器出口通过管道与汽轮机总汽阀连通,关键问题是自混合器出口至汽轮机总气阀间的管路长与混合器之长没有一个可保证减温水在其中充分进行热交换的长度比关系。一般均低于混合器长度的3倍以下。在减温水调节阀至文丘里管喷嘴之间的管路上使用了一个流量测量孔板和一个截止阀;在混合器出口至汽轮机总汽阀间装了一个流量测量孔板,并在此测量孔板后接通有疏水排放管路和不能汽化的30~35%的减温水经疏水器排出管路。在减温水水源供给管路中使用了两个截止阀和一个稳压孔板,在多余水排除至除氧器管路中使用了一个截止阀,不但其结构复杂,重要的是不能满足汽轮机对进汽温度的要求。
现有技术的减温减压调控均由压力变送器(或温度变送器——在减温调控机构中使用)通过电缆与电动调节器的输入端连接。电动调节器的调节压力使用比例规律,温度调节为比例积分规律。电动调节器的输出端通过电缆同伺服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伺服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电缆同电动执行器的输入端连接。电动执行器的输出臂通过拉杆与减压阀(或减温水调节阀——在减温调控机构中用)的传动杠杆连接。这种调节控制系统的调节精度不太高、动态品质不太好,不能使进入混合器的减温水与进入混混合器的高温蒸汽的比例配合恰当;当进入蒸汽量小于50%额定出力时,不能使减温水在混合汽中充分汽化。也就是说,这种调控机构不能把混合器中减压减温情况及时准确反应到减压阀或减温水调节阀的执行器上,使之正确的调节减压阀或减温水调节阀的开度,去适应混合器中蒸汽压力和减温水供给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把现有的减温减压装置改装成可将中温中压锅炉产生的多余新蒸汽变为适应于可驱动次中温中压(或低温低压)汽轮机发电的装置。且使参与减温的减温水完全汽化,因而在小型火力发电厂中可省去次中温中压(或低温低压)锅炉,达到即充分利用了电厂的热能,降低标煤省耗,又节约了厂用电和减少了设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集中,未经刘集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29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滑多功能活动扳头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双层门窗的组合式多功能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