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绘图笔无效
| 申请号: | 91202405.4 | 申请日: | 1991-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3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1-20 |
| 发明(设计)人: | 温庆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邮电部第三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43K17/00 | 分类号: | B43K17/00;B43K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曾建成 |
| 地址: | 上海市西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绘图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机械描图、模板绘图、计算机终端高速绘图的多功能绘图笔。
目前国内外生产的绘图笔存在结构复杂,工艺复杂,零件多,墨水容量少,间隙配合不理想,笔尖结构性能差,书写不流利,记录速度低,使用寿命短,价格贵等缺点。因此需要有一种结构简巧的新型绘图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绘图笔,它可适用于机械描图、模板绘图、计算机终端高速绘图,调换笔头后又可充当钢笔、签字笔、纤维笔等功能的绘图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绘图笔,包括笔杆、笔夹、带节流孔的笔芯、墨水容器、金属头、同心设置于金属头中的通针和不锈钢管,其中,所述金属管构成有阶梯状空腔,所述通针在与墨水容器相邻处设计成半凹圆状;所述通针头制成圆头状,通针与金属管之间环状缝隙大小为50-200μm;所述钢管头部制成球状且有一碳化钨或碳化硼或碳化钛镀层。
如此获得的绘图笔解决了墨水容量小之缺点,墨水的容量大,墨水容量1至1.5毫升;用金属头子解决塑料变形及提高耐用度;笔管与通针是理想的间隙配合,使墨水流畅性能好;笔管与通针为球状结构,提高记录时的流畅性及不易堵塞笔头;墨水的通路及导向性能好,不会断墨水现象;墨水的动-静压平衡技术,提高记录速度也不会断墨水;多功能多用途笔,应用广泛、价格便宜,可采用特制的墨水,露笔不干笔头。因此是目前较理想的多功能笔。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详细的描述。附图中:
图1为墨水容器剖视图;
图2为笔头金属部分结构图;
图3为笔头头部放大结构图;
图4为间隙与流量关系曲线图;
图5为钢管4的端部结构放大图;
图6为通针及通针头放大图;
图7为笔芯结构图;
图8为真空压力与孔径关系图;
图9为墨水经过缝隙的漏损量计算示意图;
图10为理论计算示意图。
一般笔的墨水容量多数小于1毫升,这时的墨水容量不适宜计算机高速绘图,因为画一张图需要1毫升以上的墨水用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墨水容量为0.252×3.14×6.5=1.28cm3,即为1.28毫升,加上前面结构部分,总的墨水容量大于1.3毫升。当书写笔用时,装一次墨水,用的时间很长,节约换墨水时间,特别在仪器记录时,节省换墨水时间更为重要。如图1所示,墨水容器1,为了增加换墨水次数而不泄漏墨水,进墨水口11具有一定的锥度,提高密封性能的作用。
笔头金属部分结构图见图2,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通针2;金属头3;钢管4。金属头3有阶梯状空腔31、32供墨水容纳其中,且通针2和不锈钢管4同心设置其中。通针2在与墨水容器的相邻端设计成半凹圆状以利墨水的进一步流过,其另一端制成半球头状以与纸面光滑接触。通针2的作用为防止纸屑等物质进入钢管堵塞笔尖,墨水流不出来;对墨水作为导向作用;调节墨水流出量的多少。金属头外表美观、耐磨损、耐腐蚀性好,即与墨水不起化学变化作用;钢管4是笔尖记录部分,要求耐磨、不生锈、强度高、韧性好、内孔光洁度高。笔头金属部分结构,是笔的心脏部分,它决定墨水的流畅性、耐磨性、墨水流量多少、使用寿命的长短、记录速度的高低。它使用的墨水最好为真溶液的墨水,这样不堵塞,具有不要经常清洗笔头等优点。这样的结构系统变形几乎可忽略不计,即在一般温度记录时,线条尺寸是均匀一致的清淅线条。
笔尖头部放大结构见图3,它由钢管4、墨水41、通针2三部分组成。通针头部球顶22与钢管端口41齐平,即在一条直线上,其作用为不会划破高速运动的表面、纸屑及其污物不易进入钢管内孔、墨水畅通无阻,高速绘图不会断墨水现象。笔尖强度和刚度与钢管直径大小和长短及记录压力有关。一般钢管直径越小,钢管长度越短来满足笔尖的强度和刚度,刚性不好会影响绘图线条精度。笔记录压力越大刚性较差,一般笔的压力小于25g为宜。墨水的流畅性还决定于图4所示的配合间隙与流量(墨水流量)的关系曲线。流量Q座标为mg(毫克),间隙配合座标为△,单位为μm(即微米),从配合间隙与流量关系曲线表明,配合间隙越大,墨水流出量越大;配合间隙越小,墨水的流出量也就越小。这里必须指出,配合间隙不能太小,否则墨水无法流出来;配合间隙也不能太大,否则墨水在自重等因素作用下,墨水会掉下来。一般常用间隙为50至200μm为宜,不过通针与钢管孔径大小有其密切关系,运动速度和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也有关系。所以,配合间隙h是决定墨水流畅性好坏的一个主要参数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邮电部第三研究所,未经邮电部第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24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