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形铅笔盒无效
| 申请号: | 91202256.6 | 申请日: | 1991-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66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9-04 | 
| 发明(设计)人: | 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伟 | 
| 主分类号: | A45C11/34 | 分类号: | A45C11/34;A63H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3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 铅笔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类用品。
现在市场上铅笔盒品种不少,但功能比较单一,除了装文具以外,其它没有什么用途。同样,市场上的玩具款式也颇多,外形、性能等都不错,但玩具必竟只是玩具,小孩子玩腻就扔了,加上价格又贵,非常可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中小学生提供一种既能装文具,又能当玩具使用的铅笔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整个铅笔盒有几个大件组成,大件的形状模仿装甲车、坦克的部件。大件与大件之间活动连接,可在一定角度内任意旋转,可变成装甲车、坦克、机器人等形状。
由于本铅笔盒既有可装铅笔等文具的功能,又具有玩具能给孩子带来美感、快感、提高空间想象力和思维灵活性等作用,做到一物二用,相邻能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收笼时的侧视图和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装配图(由于本铅笔盒左右对称,所以图中只画出一半)。
下面结合图3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情况:
轮子(4)与下肢盒(3)连接;下肢盒(3)通过位移片(6)与身躯盒(9)连接;上、下臂连接组成臂(8);臂(8)上端和天线(14)与身躯盒(9)连接,以上所有的连接,均采用螺钉活动连接。下肢盖(1)与下肢盒(3)的连接;翻板(5)与身躯盒(9)的连接;身躯盖(10)与身躯盒(9)的连接(身躯盖另一面即未画出的一半不与身躯盒连接),这部分连接,可用螺钉活动连接,也可采用铰链方式活动连接。手(7)与臂(8);头(13)与身躯盒(9);头罩(12)与身躯盒(9)则采用卡口插件式自由装配。以上所有零件都空心,较长一些的笔或尺等(2)可放在下肢盒(3)中,较短一些的笔等(11)可放在身躯盒(9)中。
由于本铅笔盒结构简单,动态分析省略。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收笼时的侧面形状图。
图5是变成装甲车时的侧面形状图。
图6是变成坦克时的侧面形状图。
下面结合这三幅图样细说明变化过程:
把图4中由下肢盖(1)下肢盒(3)组成的下肢向下扭360度,移位片(6)向下扭150度~180度,把天线(14)向上扭90度~120度,即成为图5中的装甲车形状;按装甲车的形状再把翻板(5)向上扭180度~220度,加上一支铅笔(2),即成为图6中的坦克形状。
图7是本实用新型收笼时的侧面形状图。
图8是变成机器人时的立体形状图。
下面结合这二幅图样细说明变化过程:
把图7中由下肢盖(1)下肢盒(3)组成的下肢向下扭160度~200度,移位片(6)向下扭60度~90度,把臂(8)向上扭转,装上手(7),在手(7)中插进铅笔(11)等,再装上头(13),即成为图8中的机器人形状。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变成机器人卧射、机器人俯卧撑等动作,在此就不一一述说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伟,未经沈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22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