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导线压接钳无效
| 申请号: | 91201918.2 | 申请日: | 1991-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10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1-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玉环县新洋液压机械厂 |
| 主分类号: | H01R43/04 | 分类号: | H01R43/04 |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金新寿 |
| 地址: | 31760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导线 压接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靠压配合连接物件的手工工具,特别是液压式导线压接钳。
现有液压式导线压接钳,由于加压机构中支点与力点的间距较大,压力较小,因而压接钳体积较大,使用时比较费力。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压机构中支点与力点的间距较小、压力较大,因而压接钳体积较小、使用时比较省力的新型压接钳。
液压导线压接钳由液压机构及装在其上的压接机构和加压机构组成。液压机构包括筒体及装在其内的油泵外套、油泵芯子、进油阀、出油阀、活塞和回油弹簧。压接机构包括固定在筒体上的钳头,固定在活塞上的活动模,固定在钳头上的固定模。加压机构由固定在筒体上的支架,用手柄头销子与支架联接在一起的手柄头组成。油泵芯子用油泵芯子销子与手柄头联接在一起。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附图2是A-A剖视图,附图3是现有液压式导线压接钳加压机构示意图。在附图1和附图2中:1.手柄,2.油泵芯子销子,3.手柄头,4.手柄头销子,5.支架,6.固定模,7.活动模,8.钳头,9.回油弹簧,10.活塞,11.筒体,12.出油阀,13.油泵外套,14.油泵芯子,15.进油阀,16.贮油腔。
液压导线压接钳由液压机构及装在其上的压接机构和加压机构组成。
液压机构包括筒体11,装在筒体11内的油泵外套13,装在油泵外套13内的油泵芯子14,装在筒体11内的进油阀15、出油阀12、活塞10和回油弹簧9。
压接机构包括固定在筒体11上的钳头8,固定在活塞10上的活动模7,固定在钳头8上的固定模6。
加压机构由固定在筒体11上的支架5,装在支架5上的与油泵芯子14联接的手柄头3组成。支架5与筒体11可以采用螺纹联接,也可以采用它方法联接。支架5与手柄头3靠手柄头销子4联接。油泵芯子14与手柄头3用油泵芯子销子2联接。显而易见,手柄头销子4是支点,油泵芯子销子2是力点。支点与力点的间距比附图3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支点与力点的间距要小得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选配好相应的活动模7和固定模6,扳动手柄1,使油泵芯子14上升,此时进油阀15开启,贮油腔16内的油通过进油阀15进入油泵芯子14的下部空腔内。当手柄1往下压时,进油阀15关闭,出油阀12开启,油泵芯子14下部空腔内的油被压入出油阀12,推动活塞10迫使回油弹簧9压缩,活动模7向前推进,挤压导线,使导线与导线、或者导线与接线端子压接成型。然后松开回油螺钉,使回油阀开启,由于回油弹簧9的作用,使油流回贮油腔16内,活动模7复位。
本实用新型制成系列产品。压接范围:六角形封端压接截面铝线为16~240mm2,铜线为16~150mm2。中间连接弧形压接截面铝线、钢芯铝线25~95mm2。活塞10的最大行程为22mm。
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重量较轻、操作省力、工作效率高、性能可靠,是动力、照明及电缆安装中作中间联接和封端的新型工具。
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是六角形封端的液压导线压接钳。支架5与筒体11用M16×1.5螺纹联接,手柄头销子4的尺寸为φ8×24.5,油泵芯子销子2的尺寸为φ8×14,油泵芯子14的外径为8。整个压接钳的外形尺寸为400×100×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玉环县新洋液压机械厂,未经浙江省玉环县新洋液压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19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