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声控电子语音自动窗帘机无效
| 申请号: | 91201882.8 | 申请日: | 1991-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06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2-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斌 |
| 主分类号: | A47H5/02 | 分类号: | A47H5/02 |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翟中平 |
| 地址: | 7213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声控 电子 语音 自动 窗帘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窗帘架制造领域,主要采用声控电路来控制窗帘的开闭。
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领域中的已有技术是:现有的声控窗帘机为单频声控,其减速机构采用齿轮减速机构。其不足之处是:结构复杂且只能控制一付窗帘的开闭。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是: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无需齿轮减速机构、能多频控制窗帘机开闭的声控电子语音自动窗帘机。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声控电子语音自动窗帘机是由左端盖1、滑轮座2、滑轮4、皮带6、拨块7、钢丝8、钢丝支架9、窗帘吊环10、窗帘架外壳11、电机12、右端盖13、声控电子语音装置14及窗帘15、16构成,左端盖1内采用滑轮座2固有二到四个滑轮4;右端盖13内固有二到四个双向爪极同步电动机12,该电机自身具有内减速机构和转动过载时自动换向机构,双向爪极同步电极的引出线接声控电子语音装置14。声控电子语音装置固定在右端盖内,声控电子语音装置是在现有电源电路19和声控电路18的基础上增设一声控电路17和语音电路20,声控电路17与声控电路18相同,其C1的一端接IC1(BH-SK集成电路)的一端,C1的另一端接C2的一端,C2的另一端接IC2的1端;语音电路是由D4、D5、语音音乐三极管(VT66A)及喇叭LB构成,D4和D5的正极相接接VT66A,D4的负极接IC1的8脚,D5的负极接IC2的8脚,VT66A的一端接D3的正极,VT66A的另两端接喇叭LB。采用集成电路BH-SK的目的是:利用其优良的选频和内部振荡频率可调的特征,调制出一种或几种固定接收频率,发挥其造价低、选频准的优点,通过改变发音源的音频频率而达到控制一层(付)或多层(付)窗帘的目的。采用VT66A大功率输出语音音乐三极管,使电子语音音乐具有防潮、性能可靠、成本低、体积小的优点。钢丝支架9呈形状,形钢丝支架9固定在窗帘架外壳11内的中部的顶部,形钢丝支架9为二到四个,其目的是:增强钢丝8的负载能力。窗帘架外壳11的两端装有长短可调的机构,以增强其适应性,窗帘架外壳11的前部的下部向内有一内折角,其角度为90°--175°内,其目的是增加窗帘架外壳刚性和立体感增强。工作原理:声控电子语音音乐自动窗帘机图1、图2所示:它由声控集成电路IC1、IC2;语音音乐三极管VT66A和两只继电器J1、J2组成。IC1、IC2是同一种大规模CMOS器件(SK-V1)有解码功能,并具有优良的选频特性,输出呈双稳态形式,有效控制声频在0.3--30KHZ范围内,易与红外、射频电路接口、触摸S1、S2可实现人体感应控制,R8、C4组成电容降压电路,被降低的交流电压经D3整流、DW稳压、C3滤波后为声控电路提供一个稳定的直流电源。电路通电时,复位电路使计数器自动清零,输出低电平。此后,当话筒MIC“听到”外界有效信号时,IC1或IC2输出转为高电平,并保持到F一个有效控制信号到来为止。鉴于BH-SK-V1电路优良的选频特性,调节R2或R5可使两块CMOS器件获得两种不同的内部振荡频率f1、f2,这样只要改变手持式发声器的发声频率,便可分别控制第一层窗帘或第二层窗帘动作。当话筒MIC接到的有效声频信号能够满足IC1或IC2内部接收振荡频率时,IC1或IC2的8脚即输出高电平,一路经D4或D5触发接通VT66A发出一句“欢迎光临”、“祝您晚安”之类模拟话语,或者演奏一曲音乐。另一路则使三极管T1或T2导通,LED红或绿发光J1-1或J2-1闭合,电动机DJ1或DJ2运转,带动第一层或第二层窗帘行至钢丝支架9的端头。当拨块7受阻,电机自换向时,接到第二次由手持发声器发出的有效声频信号。电路IC1或IC2才翻转让,致使三极管T1或T2截止,LED红或绿熄灭,J1-1或J2-1断开电机失电窗帘到位停止。除了IC1和IC2所接收到的声频信号不同、动作次序不同外,第一层窗帘、第二层窗帘的工作过程是一样的。手持式发声器是由塑料或橡胶制做的发声气囊,通过改变设在发声口上拨套的位置,可使其发出的声频发生改变,用来控制IC1或IC2电路翻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斌,未经陈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18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空间电加热流体对流强化装置
- 下一篇:摇篮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