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带地线合闸检测器无效
| 申请号: | 91201372.9 | 申请日: | 1991-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1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0-09 |
| 发明(设计)人: | 朱少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少武 |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 代理公司: | 锦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胜利 |
| 地址: | 121001 辽宁省锦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地线 合闸 检测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供电线路测试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低压输供电网络防止带地线合闸检测器。
高低压输供电网络在停电检修时,为了确保人身安全,凡需要检修处都要挂一组地线,在整个检修线路中,可能挂有多组地线,检修完毕,所有地线必须全部拆除,才能送电。若一组地线未拆除而送电,将会发生带地线合闸事故,从而给输供电网络及设备造成严重恶果,此外找出故障点也很麻烦,这又影响按期送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测出三相及其中任一相接地是否良好、三相及其中任一相对地是否短路、检修后并能测出三相接地线是否全部拆除的防止带地线合闸检测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有一个直流电源、与直流电源相连的电源输入端和三个测试夹,在电源输入端和测试夹之间串接有检测支路,在电源输入端和地线之间串接有接收支路,在电源输入端和地线之间还分别接有具有继电器的执行电路和受继电器控制的报警电路,所述的接收支路的输出端与执行电路的控制端相连。测试时,三个测试夹分别接在三相电的二次刀闸下方,当有一组地线未拆除时,检测支路导通,并使接收支路导通,使执行电路的继电器吸合,进而使受继电器控制的报警电路断续发 声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线路检修时能检测出三相及其中任一相接地是否良好、三相及其中任一相对地是否短路,在检修后能检测出三相接地线是否全部拆除,从而可靠地防止带地线合闸,此外在不同情况下可发出不同声光报警,可广泛适用于电厂、高低压变配电站及野外高低压供电网络检修。
下面结合附图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有一由直流电源E、与直流电源E相连的电源输入端5和三个测试夹CS1~CS3,所说的直流电源E可由12V直流稳压电源或电池组提供,在电源输入端5上串接有由限流电阻R1、光电耦合器T1中二极管的正-负极、电流表mA、电位器W1,一端与电位器W1的另一端相连、另一端接测试夹CS1~CS3的常闭按钮AN1~AN3组成的检测支路1,在电源输入端5和系统地线7(即电源E负极)之间分别串接有由起分压作用的电阻R2、光电耦合器T1中的三极管的集-射极和电阻R3构成的接收支路2,及由继电器J和三极管T2的射-集极构成的执行电路3,所说的执行电路3的控制端6(即三极管T2的基极)接光电耦合器T1中三极管的集电极,在电源输入端5和系统地线端7还分别串接有由电阻R4和指示灯XD构成的电源指示电路和由电阻R4、指示灯LD和继电器J的常闭触点J2组成的不带地线指示电路,在电源输入端5和系统地线端7之间分别串接有由起分压作用的电阻R5、R6和继电器J的常闭触点J2构成的报警控制支路,由蜂鸣器FM、三极管T3~T4的发射极-集电极构成的报警支路,所述的三极管T3的基极与电阻R5和R6的结点8相连,本实用新型还有另一报警控制支路,它由串接在电源输入端5和三极管T4的基极之间的常开触点J1、电阻R7、指示灯HD和电阻R8及电源端9通过常开触点J1接电源输入端5、输出端10与电阻R8和指示灯HD的结点相连的由电阻R9~R12、电容C2~C3、三极管T5~T6组成的振荡器构成,所述的两个报警控制支路和报警支路构成受继电器J控制的报警电路(4)。
当输供电网络及其设备停电检修时,首先放电,之后验电,确信无电之后挂好地线。然后将本检测器外壳(即系统地线)接地,测试夹CS1~CS3分别夹在被检修线路的A、B、C三相电二次刀闸下方,然后接通电源,即可进行检测,如果三相线路都可靠接地(或对地短路或有一组地线未拆除时),检测支路1导通,并使接收支路2导通,使执行电路3的控制端6为低电平,则继电器J吸合,包含常闭触点J2的报警控制支路断开,包含常开触点J1的报警控制支路接通,所述的振荡器开始工作,使三极管T4间断导通和截止,进而使蜂鸣器FM断续发声,同时指示灯HD发光指示;如果地线接地不良好或地线全部拆除,则检测支路1不导通,进而接收支路2不导通,继电器J不吸合,包含常闭触点J2的报警控制支路导通,使三极管T3导通,蜂鸣器FM连续发声,同时指示灯LD发光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少武,未经朱少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13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