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液压叉车滤油与卸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00968.3 | 申请日: | 199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12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31 |
发明(设计)人: | 曹录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斯弟摩托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21/00 | 分类号: | F15B21/00;F15B21/0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邓英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液压 叉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液压叉车的滤油及卸荷装置。
现有的手动液压叉车采用高压溢流卸荷,油缸上部有三个溢流孔,当密封件越过溢流孔时很容易被划伤,使油缸高压腔的油泄漏,叉车自降,严重时不能升车。此外,油路系统没有设置滤油装置,粉尘在油路中游动,影响单向阀和控制阀的正常工作。中国专利89221609.3提出了一种机械卸荷装置,取消了油缸上的溢流孔,改高压油路卸荷为低压油路卸荷,可有效地延长油缸柱塞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但它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外露件多,维修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手动液压叉车卸荷装置,它不但能保证油缸柱塞的密封性能,而且可以防止粉尘进入油缸和油路系统,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卸荷装置包括液压油路和单向阀、控制阀,油缸不设溢流孔。卸荷装置设有卸荷控油管和滤油器。卸荷控油管置于油箱内,其端部密封,并穿过油箱的底面固结在叉车底板上。滤油器置于泵缸的底部,由滤油网、油网压板和护圈组成。油网压板为多孔状结构,其底面与滤油网下表面之间有间隙。其操作原理是:摇动叉车摇杆,带动泵杆上移,油箱的油经卸荷控油管进入液压油路,经单向阀和滤油器进入泵缸。随着泵杆的下移,泵缸内的油经单向阀进入油缸,使柱塞上移,叉车车身上升。油箱内的液压油油面随摇杆摇动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当油箱的油面下降到卸荷控油管的顶部平面(这时叉车上升至设计要求的最高位置)时,油箱内的油不能继续进入泵缸,柱塞停止上升,从而起到卸荷保险的作用。打开控制阀,使油缸的油流回油箱,叉车下降。
由于卸荷控油管置于油箱内,管口处在油箱的中部,且管口面积远小于油箱面积,因而用户加油时带入的粉尘沉积在油箱底部,进入控油管的几率很小,也就是进入油路系统的机会很少。当叉车满负荷下降时,利用高压油冲洗油路,经卸荷控油管送回油箱。同理,从油路中冲入油箱的粉尘重新返回控油管的几率也很小,因而卸荷控油管能对油路系统起到滤油作用。此外,由于在泵缸底部设有滤油器,少量落入油路的粉尘在进入泵缸前被滤油器的滤油网滤除,粉尘不能进入泵缸。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滤油器的放大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滤油与卸荷装置由卸荷控油管(4)、控制阀(7)、单向阀(8)、单向阀(9)、滤油器(10)及液压油路所组成。卸荷控油管(4)穿过油箱(3)焊接在叉车底板(6)上。卸荷控油管的位置与油箱的加油口错开。在卸荷控油管(4)内,于端部焊接一个油塞(5),要求焊接严密,不允许渗油、漏油。确定卸荷控油管(4)高度的原则是:当油箱内的油面与卸荷控油管管口的平面一致时,叉车所处的高度即是设计所要求的最大上升高度。滤油器(10)由滤油网(14)、油网压板(15)和护圈(16)组成。油网压板(15)开有若干油孔,压板可设计成T字形。滤油网(14)套在中部突出的凸台上,紧贴在油网压板(15)的下面,其周边被油网压板(15)和护圈(16)夹紧。滤油网(14)的底面与油网压板(14)的底部E面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滤油器(10)装在泵缸(11)的底部。安装时,油网压板(15)在滤油网(14)的上面。这样,当摇动泵杆(13),使泵杆(12)下移时,只可能碰到油网压板(15)而不会把滤油网(14)压坏。当泵杆(12)上移吸油时,滤油网(14)又能被油网压板(15)压住。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妥善地解决了手动液压叉车的滤油和卸荷问题,而且结构十分简单,使用稳定、可靠,制造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斯弟摩托车有限公司,未经佛斯弟摩托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09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