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便邮寄标记无效
| 申请号: | 91200546.7 | 申请日: | 1991-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24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01 |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健中 |
| 主分类号: | B65D27/16 | 分类号: | B65D27/16;G09F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德桢 |
| 地址: | 1000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邮寄 标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方便邮寄标记。
自人类采用邮政通讯以来,历经几百年,邮票出过成千上万种,信封的式样更是不胜枚举,挂号信标签变来变去,式样各异,但粘贴方法却一直没有大的改进,沿袭着古老的原始方法,即用浆糊或胶水粘贴邮票、信封和挂号信标签。这样,在公共使用的邮局里,往往都设有一个小桌台,台上放置一瓶浆糊或胶水,寄信人围着这个小桌台,争着使用一两个小刷子或小棍之类的东西粘贴邮票。刷子或棍子上、桌台上污垢痕迹累累,细菌孳生,随触而传,太不卫生,使人见而生厌;邮政人员粘贴挂号信封签、各单位收发人员贴粘邮票,使用浆糊或胶水工效低、劳动强度大;并且公用场合的浆糊或胶水易风干固结,因此用之不多,浪费不小。近来有的邮票采用在背面刷胶后烘干,使用时使其背面湿润后往信封上粘贴,但在周围无水时,人们往往用唾液湿润之,这既不文明卫生,又增加了疾病传染的机会和可能。中国专利“一种信封”〔专利号88217104.6〕提出了一种在信封的封口处和贴邮票处涂有不干胶,不干胶层表面覆盖有保护膜技术,以期解决上述存在的缺点,但这仅仅解决了寄信粘邮票和封口的方便问题。寄印刷品、包裹、粘贴挂号信条形码签条等依然如故,得用浆糊、胶水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讲求卫生使用方便的邮寄标记,如邮票、条形码挂号签条等以减轻劳累,提高工效。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设计的:在邮寄标记如邮票、挂号信签条的背面涂上一层不干胶,利用不干胶只粘粗糙面,不粘光滑面的特点,在不干胶表面用光滑物贴敷其上,如光滑塑片、光滑纸面贴在不干胶的表面,使用时只要将贴敷在其上的光滑物撕去,邮票、挂号信签条即可直接与信封粘贴上。
为使光滑物从邮票上撕去方便,本实用新型可更进一步设计成,敷贴于每张邮票的光滑物在邮票面内的纵向或横向开一个小于邮票纵向长度或横向长度的切口,光滑物随整版邮票打齿孔,当光滑物随一张邮票从整版邮票上撕下后,从邮票背面光滑物的切口向外撕去光滑物,这样,既使光滑物有整体性,与整版邮票贴敷在一起,又使光滑物从单张邮票上撕下时不致损坏邮票。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保持公共邮局的卫生,减少疾病的传染机会和途径。而且由于邮寄标记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无论寄信(邮票可粘贴于信封的任意部位),寄印刷品,包裹均可,这样邮寄人员可以在更大范围的工作量中减少辛劳、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图1邮票与光滑物结构图
图2图1的A-A剖面
图3挂号标签的结构图
实施例1:
在邮票1的背面涂上一层不干胶2,然后在不干胶表面贴敷上一层光滑纸3,在对应邮票的光滑纸上开有一个切口4。
实施例2:
在挂号标签5的背面涂上一层不干胶2,然后在不干胶表面贴敷上一层光滑纸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健中,未经吴健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05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