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头保健牙刷无效
申请号: | 91200106.2 | 申请日: | 1991-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0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1-06 |
发明(设计)人: | 龚沛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沛光 |
主分类号: | A46B5/00 | 分类号: | A46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健 牙刷 | ||
牙刷是人们用得最普遍、经常的洁齿保健用具。但现有牙刷的结构有严重缺陷,这就是毛束太多太密。刷牙时,束毛主要是接触、摩擦 外凸的牙面,而食物渣屑最易积留致病的齿间缝隙,尤其牙缝靠近牙龈处常常形成的较深孔洞,很难得到有效的清洗。对于牙齿排列不整齐及牙缝较大的人,这个弊病尤为突出。
针对此缺陷,有的厂家也曾经试图加以改进,把牙刷的毛束置得稀一些。但毛束太稀,牙膏就容易掉进束间缝隙里,影响使用。因此市上现有牙刷,其结构一直无根本变化。
我国实用新型专利0880601号“指套牙刷”,及CN2043841V号“边缝牙刷”,试图改变牙刷外形,以改善刷牙的效果,但未触及上述毛束过多过密的根本缺陷;因外形改变大,要投入生产也会碰到较大困难。CN2044142U号专利“折迭式双头牙刷”,在采用“双头”这一点上,与本设计人的思路不谋而合。但该设计仍未认清毛束过多过密这一主要弊病,而认为“刷毛部分为平顶型”是主要缺点,故辅以刷毛为棱台型的另一支牙刷,以改善牙刷效果。这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革新牙刷结构,克服现有牙刷缺陷,使口腔内最易积污致病的牙缝及牙缝、牙龈间的孔洞,能得到有效的清洁,大大改善刷牙效果。本人长期试用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双头保健牙刷确能使刷牙效果得到质的改善。
它由一把传统牙刷(下称密束刷,如图1中A所示)和一把新型牙刷(下称稀束刷,如图1中B所示)组合而成。稀束刷的胶柄与密束刷无异(为美观,二者颜色可不同),但它的头部只有5~6个毛束,排成一行。束间距离约比密束刷大一倍,大致相当于一颗牙的宽度。二牙刷在距尾端约2cm处,各打一小孔,密束刷孔径为3mm,稀束刷孔径为2.5mm。再用一M3×8的电镀螺钉,从密束刷一侧孔中穿过,并用螺丝刀旋转螺钉,使之向稀束刷胶柄中拧入数圈,至二牙刷柄贴紧即可(如图1中C所示)。此时,一把新型双头保健牙刷便制成了。
刷牙时,把二牙刷反向扳开成一字形。先用密束刷把牙膏送入口腔,清刷牙面,然后掉头用稀束刷。因其毛束间距约与牙大小相当,横握稀束刷时,可以有效地清刷相邻几个牙缝;其束毛并可穿过牙缝孔洞,对之进行清洗。因稀束刷仅有一行毛束,竖用时可以灵活有效地清洁牙齿内侧、臼齿顶端等部位。
对这种新型双头牙刷,只需经三几次试用,即可习惯下来,并深切地感受到其远远优于传统牙刷的洁齿保健功能。
不用时,两支牙刷可折迭合并在一起,不多占空间。
使用一段时间,稀束刷的毛束可能先于密束刷损坏。这时可转动螺钉,卸下稀束刷,换一支新的装上,继续使用。这样,两种牙刷都可得到充分的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沛光,未经龚沛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01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越冬池用清雪机
- 下一篇:中老年人多功能急救保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