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会车远灯自动控制器无效
| 申请号: | 91112678.3 | 申请日: | 199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38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30 |
| 发明(设计)人: | 贝林杰;卢永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林杰;卢永坤 |
| 主分类号: | B60Q1/08 | 分类号: | B60Q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463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会车 自动 控制器 | ||
机动车会车远灯自动控制器,用于机动车辆夜间行车远灯照明启闭的自动控制。
众所周知,机动车辆夜间行驶时必须使用远灯照明。当会车时,经集约反射的远灯强光会使迎面会车的司机睁不开眼睛,这样势必影响行车安全。因此,交通规则明确规定,在一定距离内,会车的双方车辆必须关闭远灯,直至会车完毕,方可远灯继续照明。所以现时夜间行车时会车的操作一方面给司机带来的很不方便而因精神紧张容易疲劳,另一方面亦因某些难以意料的因素以致产生事故。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机动车会车远灯自动控制器,使机动车辆夜间会车时司机的远灯启闭操作自动化,从而提高夜间会车时的行车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机动车会车远灯自动控制器,由光传感器D1组成,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与光传感器D1相连的由晶体三极管BG1和晶体三极管BG2组成的复合电流放大网络,以及受复合电流放大网络中BG2集电极电流控制的并能控制远灯启闭的继电器J。本发明还具有输入端接有光传感器D2和输出端接有扬声器Y的报警集成电路Ic,其工作电压取自继电器J的常开接点B。
采取以上措施的本发明,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能可靠地用于机动车会车时远灯启闭的自动控制,有效距离可达150米。在机动车上装置本发明,可减少司机夜间行车的操作程序,从而提高了夜间行车的安全系数。
下面再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述:
附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参考附图1。D1和D2是光传感器,一般可以使用光敏二极管或光敏电阻,本实施例使用的是光敏二极管。光敏二极管D1的正向与继电器J的线圈和机动车蓄电池正极相连,反向与负极接地的延时电解电容C1相连,C1一般约4.7μ左右。晶体三极管BG1和晶体三极管BG2组成直接耦合网络,BG1和BG2视继电器J的工作电流可使用小功率或中功率的晶体三极管。R1为负反馈电阻,阻值为1Ω左右,C3为消振电容,容量在2000P之间,C2为消除高压电容,容量为0.01μ左右。继电器J一般使用小型电流继电器,工作电流为120毫安。继电器J的常闭接点接在远灯W上,机动车的蓄电池正极(附图1中的+12V)接在继电器J的常闭接点A上,这样就可使机动车不会车时,闭合开关K,远灯W即可持续照明。为了使用上更直观方便,本发明还可设置报警示知电路。报警电路Ic使用555时基集成电路,输入端接有光敏二极管D2,输出端接有报警扬声器Y,C5为耦合电解电容,容量10μ左右。光敏二极管D1和D2装置在机动车外壳前部,应选择安装在能可靠地接受到对面会车车辆远灯光线直接照射到的地方。夜间行车使用本发明时,启合远灯照明开关K,远灯即亮,本发明也进入工作。当对面有会车的远灯照射到D1和D2时,只要光照度在50流明/米2以上,BG1就有一个导通电压,经BG2的二次电流放大后,由集电极输出,继电器J吸合,常闭接点A断开,也就等于断开车辆远灯的供电电源;与此同时,继电器J的常开开关B被接通,555时基集成电路得到12伏电压,接在555时基集成块2、6脚上的光敏二极管D2若受到50流明/米2以上的光照也会使集成块进入工作状态,讯号电压放大后由3脚输出,经耦合电容C5使扬声器Y发出报警声,提醒司机现在是会车时间,双方会车过后,由于光敏二极管D1和D2失去光照,其阻值近于无穷大,BG1失去导通电压而截止,BG2随之截止,继电器J释放,常闭接点A接通,远灯恢复照明,B点断开,555时基集成块失去12伏工作电压,会车报警声随之消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林杰;卢永坤,未经贝林杰;卢永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126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