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全息胚治疗仪及耳膜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1109819.4 | 申请日: | 199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221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森;赵龙波;杨承祖;任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咸阳纺织电子电器厂 |
主分类号: | A61N1/32 | 分类号: | A61N1/32;A61N1/04 |
代理公司: | 咸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志安 |
地址: | 712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全息 治疗 耳膜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全息胚治疗仪及耳膜制作工艺。
耳穴诊断治病是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耳穴是人体各个器官的窗口,现代全息生物学界认为,耳与人体各部存在着一种生理性的内在联系,人的耳廓包括着人体的整体信息,是一个全息胚器官,人体内脏及各个器官的疾病都可以从耳廓的相对应的穴位上反应出来,耳廓皮肤电阻的变化可以反映内脏病变,机体病变时,耳廓皮肤有低电阻点出现,疾病反应点的电阻抗比其它耳穴小得多,在疾病反应点上加以复合振荡尖脉冲刺激能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这种复合振荡脉冲比单一频率的脉冲刺激对人体有不易产生耐受性的特点。
现有的《多功能疾病探测治疗器》专利号87209767,虽然具备了利用耳穴诊断治病的许多优点,但还存在一定缺陷。其一是它的耳膜是用硬质橡胶材料制成而且小,使用时不能覆盖整个耳廓,不能与耳廓充分接触,影响治疗效果,患者易产生疼痛和不舒感;其二是该治疗器在电路的设计上采用了单向刺激的电路,使用时人的两耳刺激差异大,治疗效果差。加上音乐信号单一,电源采用了电池,更换频繁,易产生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产生复合振荡治病脉冲刺激的可变全息胚治疗仪及耳膜制作工艺,其制成的耳膜带有药物,质地柔软,能随不同耳廓大小变化,并能在使用时紧紧均匀地贴在耳廓上,覆盖整个耳廓全部穴位。
本发明实现的方式是在一个机壳内设有一个充电电路、探测电路、脉冲产生电路、脉冲放大电路、转换电路、输出电路和一个探测控制电路,在探测电路上连接着一个双板探测笔,在输出电路上连接着一对可变全息胚耳膜,该耳膜带有药物,质底柔软,能随耳廓的大小变化并能在使用时紧紧均匀地贴在耳廓上,覆盖整个耳廓全部穴位,该耳膜由硅胶、乙炔炭黑、聚四氟乙烯粉和冰片、麝寸香构成,经过炼胶,加乙炔炭黑,再加聚四氟粉,加入药物,薄通,混炼,测试,成型,包装工艺而成。在机壳上还设有一个音乐信号输入插孔。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电子线电路中设有转换电路,它能使复合振荡尖脉冲刺激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设有充电电路,解决了电池频繁更换的麻烦,设有音乐信号输入插孔,可以将录音和音乐信号通过耳膜传入患者耳内,探测部分采用双电极一体化,改变了两电极分离所造成的探测疾病时的误差。通过本发明的耳膜制作工艺,能制作出一种带有药物、质地柔软,能随耳廓大小变化,并能紧紧地贴在整个耳廓上覆盖全部耳廓穴位的耳膜,这种耳膜对治疗疾病能产生积极疗效,不易老化而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治疗仪外观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治疗仪电路方框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治疗仪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的耳膜制作原料配方方框图;
图5是本发明的耳膜制作工艺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耳膜使用前的状态图;
图7是本发明的耳膜使用状态形状图。
图中1是充电电路,2是探测电路,3是脉冲产生电路,4是脉冲放大电路,5是转换电路,6是输出电路,7是全息胚耳膜,8是探测控制电路,9是探测笔,10是机壳,11是充电显示,12是治疗显示,13是探测显示,14是强度控制开关,15是刺激转换开关,16是输出插孔,17是音乐信号输入插孔,18是电源输入,19是音乐信号转换开关,20是硅胶,21是乙炔炭黑,22是聚四氟乙烯粉,23是冰片麝香粉剂,24是炼胶,25是加入炭黑,26是加入聚四氟粉,27是加入药物,28是薄通,29是混炼,30是测试,31是成型,32是包装。
下面结合附图以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可变全息胚治疗仪:是在一个机壳(10)内设有一个充电电路(1),探测电路(2),脉冲产生电路(3),脉冲放大电路(4),转换电路(5),输出电路(6)和探测控制电路(8),在探测电路(2)上连接着一个双极一体探测笔(9),在输出电路(6)上边接着一对可变全息胚耳膜(7),在机壳(10)上设有一个音乐信号输入插孔(17)。另在机壳(10)上还设有充电显示(11),治疗显示(12),探测显示(13),强度控制开关(14),刺激转换开关(15)、输出插孔(16)、电源输入(18)和音乐信号转换开关(19)。
实施例可变全息胚耳膜制作工艺,制作耳膜(7)选用的配料是硅胶(20)、乙炔炭黑(21)、聚四氟乙烯粉(22)和中药冰片、麝香粉剂(23)。其用量比例是硅胶(20)∶乙炔炭黑(21)∶聚四氟烯粉(22)∶冰片、麝香粉剂(23)=100∶30∶2∶5。
其炼制的程序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咸阳纺织电子电器厂,未经咸阳纺织电子电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98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彩色印像方法
- 下一篇:凹凸互控式军棋自动裁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