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薯类粉丝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1109211.0 | 申请日: | 199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59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4-21 |
发明(设计)人: | 黄秉文;李连成;黄荣;白保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原县南郊乡粉丝厂 |
主分类号: | A23L1/216 | 分类号: | A23L1/216;A23P1/00 |
代理公司: | 宁夏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叶学军 |
地址: | 756000 ***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薯类 粉丝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的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纯薯类粉丝的加工方法。
以豆类作物为原料生产的粉丝称豆类粉丝,目前市场上的粉丝大部分是豆类粉丝或以豆类为主掺有一定比例薯类淀粉的混合粉丝,用纯薯类作物为原料加工的粉丝由于色泽较暗,加热易粘结或比较硬,易煮碎,不入味,口感不佳等原因,不受欢迎。
中国专利公报1990年7月8日公开了一种薯类精白粉丝的加工方法(申请号:89100042.9),该方法以纯薯类淀粉为原料,经过下述过程生产出精白粉丝:选用纯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经打芡、和面、制坯、成型粉丝,然后煮丝→冷却→钝化处理→失效处理→拔离→漂白→冷冻或自然分离。
上述方法采用已有技术制备淀粉和成型粉丝,然后对粉丝进一步加工,以增加粉丝的白度、抗折性等,其缺陷是用已有技术生产的淀粉成型粉丝易折断、受热易粘结、易碎,影响后序过程的进行,而且后序处理过程比较复杂,其漂白是在密闭室内点燃硫磺,用烟熏粉丝,易造成粉丝的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改进淀粉的质量和配入添加剂的方式加工出不易粘结、不易碎、色泽纯白透明的纯薯类粉丝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以薯类作物为原料,原料经清洗、粉碎后过滤掉渣子和杂质,浆液进行沉淀,排掉污水,加入清水反复沉淀,将沉淀物加入漂白粉和水沉淀,然后将沉淀物脱水制成湿淀粉,湿淀粉中加入添加剂后成型粉丝,已成型的粉丝进行拔离和凉洒后即得到粉丝产品。
上述增白剂为食用亚硫酸钠,用量为每公斤原料加入0.2-0.4克。
上述添加剂为明钒、苏打和碱,添加剂的用量为每公斤淀粉1.5-2.0克。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工艺简单、无毒、无副作用,与传统工艺相比,产品卫生,只需在制备淀粉时加入一定量漂白剂并在湿淀粉中配一定量添加剂就可制成不易粘结、不易折断、色泽纯白透明、口感较好的纯薯类粉丝。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选用50公斤马铃薯,首先用清水洗净,然后在粉碎机上粉碎,在过滤器上滤掉渣子和杂质,过滤时加水冲洗,滤出物进行沉淀,沉淀时需配入一定比例发酵浆水,这样沉淀是发酵沉淀,可以将面质提出来,使面质浮于水面,沉淀时间约3小时,沉淀后浆水和浮面排掉,加水再沉淀一次,加入15克增白剂食用亚硫酸钠,搅拌后继续沉淀,将水排掉,将沉淀物吊包,进一步脱水,脱水后即制成块状湿淀粉,然后将其粉碎,配入20克明钒、20克苏打和10克食用碱放入成型机中成型,成型后的粉丝在水中拔离,然后凉洒,即制得粉丝产品,改变成型机的出口孔板可制得各种直径的粉丝、粉条和粉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原县南郊乡粉丝厂,未经固原县南郊乡粉丝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92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河蟹工厂化养殖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新型抗水镁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