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合模塑体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1109144.0 | 申请日: | 198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93C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大多和保彦;前田敏幸;酒卷升;竹原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29D9/00;B29C45/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全永留,王孙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层合模塑体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层合模塑料体,其特征是由以下部分组成:
(a)由合成树脂组成的芯层;
(b)设置在芯层上的、从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的衍生物、不饱和环氧单体以及含羟基的不饱和单体所组成的群组中选取的至少一种由用接枝单体改性的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所组成的中间层(Ⅱ);
(c)由设置在中间层(Ⅱ)上的、从聚酰胺、聚氨酯以及聚酯所组成的群组中选取的至少一种聚合物所组成的表层。
2、一种层合模塑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序:
对由上述改性聚烯烃系的弹性体组成的中间层(Ⅱ)和上述从聚酰胺、聚氨酯及聚酯所构成的群组中选取的至少一种聚合物构成的表层所组成的2层片材进行预热,然后把这2层片材吸引紧贴于真空成型用的金属模的模腔内壁面上,从而形成有凹部的预成型体;
在使上述预成型体紧贴于上述真空成型用金属模模腔内壁上的状态下、或紧贴于与上述真空成型用金属模不是同一个的、另外的成型用金属模模腔内壁上的状态下,进行合模,进而得到具有凹部的成型体;
在紧贴于上述金属模的模腔内壁面上的成型体的凹部内,注射入处于流动塑化状态的合成树脂,使之成型,
通过上述工序制得权利要求1中所记载的层合模塑体。
3、一种层合模塑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序:
对由上述改性聚烯烃系的弹性体组成的中间层(Ⅱ)和上述从聚酰胺、聚氨酯及聚酯所构成的群组中选取的至少一种的聚合物组成的表层所构成的2层片材进行预热,然后把该2层片材吸引紧贴于真空成型用金属模的模腔内壁上,从而形成具有凹部的预成型体;
在紧贴于上述真空成型用金属模的模腔内壁面上的预成型体的凹部内,或者在紧贴于与上述真空成型用金属模不是同一个的、另外的成型用金属模模腔的内壁面上的预成型体的凹部,充入处于流动塑化状态的合成树脂,从而进行冲压成型,
通过上述工序制造出权利要求1中所记载的层合模塑体。
4、一种层合模塑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对由上述合成树脂组成的芯层、上述由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组成的中间层(Ⅱ),上述从聚酰胺、聚氨酯以及聚酯所组成的群组中选取的至少一种聚合物组成的表层所构成的3层片材进行预热,然后,对该3层片材进行真空成型,从而获得权利要求1中所记载的层合模塑体。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合模塑体,其特征是,
所述的表面层(c)其表面被起毛加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91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虾弧菌病生态平衡水质调控剂
- 下一篇:同步卫星姿态指向误差修正系统及方法





